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工作坊(Workshop)和团队合作学习式培训提高传染病科护士灾害应对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应急医疗队的全体37名传染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参加人员的知识背景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具体包含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护士角色定位、传染病的监控、控制和预防;采用Workshop和团队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传染病科护士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培训后传染病科护士在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传染病监控、控制和预防4个方面的知识较培训前均有提高(P0.05)。[结论]采用Workshop和团队合作学习形式对传染科护士进行培训,能提高其应对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工作坊模式在ICU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按实习楼层不同将93名护生分为对照组43人和观察组50人。临床带教实习时,床边带教采用一对一带教;专科理论和技能示教阶段,对照组按传统的PPT理论授课、床边示教技能操作,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示教。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专科理论和技能示教教学反馈(除授课对临床应用指导)好评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作坊模式能提高ICU护生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导入工作坊形式进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激发护土参与积极性,强化护士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效果.方法 将气道管理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培训内容为气道相关理论知识及观看气道管理操作视频,后一阶段让学员现场观摩各种人工气道建立手法,并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操作,直至独立完成.结果 通过对各项考核内容掌握情况的分项及合计进行x2检验,培训后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比重明显增大,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者比重较培训前小(x2=35.61,P< 0.05);通过秩和检验,培训后学员气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合计UC=5.11,P<0.05).结论 工作坊形式培训护理技能,能最大限度发挥培训效能,全面提升学员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54.
继第一次"数字化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学习班成功举办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将于2012年10月19-20日举办第二次"数字化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学习班。学习班设置讲座、工作坊(workshop)和手术参观内容。讲座将邀请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及相关学科专家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7~12月间本院42例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征求护士意见后,对护士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编号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培训,研究组应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比培训前后两组护士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结果和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经6个月的培训,两组护士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得分及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士上述指标评分增幅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能更好地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和工作满意度,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郭晓宇  冉令霞  刘照旭 《全科护理》2013,11(12):1063-1065
[目的]采用“造口护理工作坊”业务培训的方式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造口相关知识及护理操作的认识,提高对造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方法]成立造口专业小组,组织造口相关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业务培训。[结果]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规范的造口相关操作,并对如何预防和护理造口相关并发症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论]“造口护理工作坊”业务培训的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了对造口病人全方面护理的重视,促进了造口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实习生心肺复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50名,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25名,工作坊教学组25名,分别予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与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教学时长4课时,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工作坊教学组的学生心肺复苏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也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教学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而且授课方式也广受学生推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方小君  )  林彬群  )  朱蔚仪  )  黄敏霞  ) 《护理研究》2013,27(24):2674-2675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机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将40名护士随机分组,分别作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并比较两组学员考核成绩,调查干预组学员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干预组学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员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较高。[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呼吸机护理培训中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在护理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性和熟练度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按入院单双月随机分为传统组49例和工作坊组52例,传统组出院前1~2 d,护士床边指导患者胰岛素注射,指导内容有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笔装卸、笔芯置换、注射部位轮换方法,胰岛素贮存、医用废弃物处置等操作技术及知识,先由护士示范,再指导患者操作直至出院。工作坊组胰岛素注射技能培训的内容与传统组相同,10个工作日为1个培训周期,培训与治疗同步,时间提前,在患者入院后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时即进行,配备有文字图片资料、影像设施、食物模具、各种胰岛素注射笔、血糖仪、注射模具等示教用具供患者学习、注射。结果出院时工作坊组胰岛素注射技能掌握情况好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两组患者注射操作情况,工作坊组预混胰岛素混匀手法不正确、未每次注射前排气、消毒方法不规范、进针方式和手法不正确、拔针方法不正确、胰岛素笔拆装不当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胰岛素贮存不当、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废弃针头处置不规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工作坊形式开展胰岛素注射技能培训,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的规范性及熟练度,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出院后注射操作相关问题发生率,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助产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60名助产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60名助产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工作坊教学模式,对两组助产士的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助产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助产士进行培训,有效提高助产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