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98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444篇
基础医学   1339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7840篇
内科学   952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513篇
特种医学   3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961篇
综合类   9906篇
预防医学   9793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3975篇
  69篇
中国医学   2000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674篇
  2022年   671篇
  2021年   852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621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2268篇
  2013年   2225篇
  2012年   2896篇
  2011年   3091篇
  2010年   3014篇
  2009年   2893篇
  2008年   3379篇
  2007年   2698篇
  2006年   2114篇
  2005年   1914篇
  2004年   1768篇
  2003年   1187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32.
33.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对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的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中筛选60例患者.为这些患者制定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的治疗方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30例患者的口部运动功能情况以及语音清晰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30例患者的唇部运动功能、舌部运动功能、下颌运动功能、语音清晰度以及整体运动功能五个方面的评分得到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方法进行有效运用,能够更好的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的家庭聚集性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疾病的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广州市4个街道8个社区抽取的517户共152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β-二项分布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和G统计量检验对慢性鼻窦炎家庭聚集性进行定性分析,家庭聚集性的大小估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表示。结果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为8.42%,男性和女性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分别为9.10%和7.75%,≤18、19~35、36~59和≥60岁居民鼻窦炎患病率分别为6.79%、10.13%、7.28%和9.27%,不同性别、年龄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在家庭内分布符合β-二项分布(χ2=3.717,P=0.054),总聚集率为22.22%;慢性鼻窦炎在不同家庭内发病概率不等(T=5.222,P<0.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094(Z=5.769,P<0.001);不同慢性鼻窦炎患病情况家庭比较,不同家庭居住情况、养宠物情况、家里是否铺大片地毯、住处使用的燃料类型和每月吃鱼/海鲜、水果、豆制品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存在家庭聚集性,其聚集程度较弱,但其家庭聚集性与家庭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结局的累积性与关键期效应,为预防与干预逆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地区2所农村学校的710名青少年。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评估家庭逆境,《MacArthur健康与行为问卷》评价内化症状和外化症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逆境发生时间与数量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持续家庭逆境组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增加均有相关性[β值(95%CI)分别为0.35(0.15~0.54),0.16(0.01~0.32)]。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与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0(0.04~0.36),0.42(0.24~0.60)]、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4(0.01~0.26),0.23(0.09~0.37)]增加有关。在仅童年期家庭逆境中,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的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3(0.06~0.41),0.34(0.11~0.58)]、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7(0.02~0.31),0.21(0.02~0.39)]的风险增高。在持续家庭逆境组中,逆境数量≥3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相关[(β值(95%CI)分别为0.56(0.31~0.82),0.24(0.02~0.45)]。仅青春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无关。结论家庭逆境的多次发生可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童年期可能是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对老年痴呆照料者精神困扰及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对50例老年痴呆照料者通过集体或个别教育,应用老年痴呆照料者困扰量表(NPI)和家庭负担量表(FIS)评价与分析.结果家庭教育后老年痴呆照料者困扰度明显下降;患者给家庭造成的各种负担总分也明显下降,与教育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家庭干预能促进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其精神困扰,并且能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40.
初春的夜,风依然有着彻骨的冷。在关上家门的那一刻,也仿佛把自己与温暖隔绝。路灯很亮,照得四周通透,一个人走在灯光下,脚步显得异常地响,孤单的没有任何回音,只有风不断地拂走面颊上的温暖。家住在终点站,所以女人只是等着车门打开,心里没有什么误车的焦虑,心情平静地竖起衣领静静地打量四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