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1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62篇
内科学   911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3013篇
预防医学   62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894篇
  28篇
中国医学   1228篇
肿瘤学   35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698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估计有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在充分的表面麻醉下,行半清醒气管捅管不仅能预防患者缺氧窒息,而且可使患者不会感到气管捅管的痛苦,术后对插管过程也多无回忆;同时能有效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近来有报道在无肌松条件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1].本研究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药物阿苯达唑联合中药黄芪对肝吸虫感染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阿苯达唑治疗组和阿苯达唑联合黄芪治疗组,每组8只大鼠。对肝吸虫病大鼠感染及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血清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大鼠感染肝吸虫后RBC-C3bRR和RFER水平下降,RBC-ICR和RFIR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阿苯达唑及黄芪治疗后,肝吸虫病大鼠RBC-C3bRR和RFER水平升高,RBC-ICR和RFIR水平下降,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阿苯达唑单独治疗组比较,阿苯达唑联合黄芪治疗肝吸虫病的效果更显著。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在肝吸虫病大鼠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药物阿苯达唑和黄芪对肝吸虫病大鼠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黄芪对红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的变化,并探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和阿司匹林+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于发病次日及治疗2周后对血小板CD62p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Scandinavian卒中量表(SN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R(ADP) 、PAR(AA)、 CD62p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SN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B组PAR(ADP)、 CD62p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周剂量奈达铂化疗同步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同期适形放疗组(CRT组)和单纯适形放疗组(RT组)。RT组患者仅行适形放疗,CRT组患者在适形放疗的基础上加用奈达铂。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鼻咽部肿块残存率:CRT组为12.2%(5/41),RT组为20.0%(8/40);颈部肿块残存率:CRT组为17.1%(7/41),RT组为37.5%(15/40),CRT组明显低于RT组(P<0.05);CRT组和RT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38/41)、75.6%(31/41)和92.5%(37/40)、70.0%(28/40)(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Ⅲ度口腔黏膜反应。结论:小剂量奈达铂每周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颈淋巴消除率,其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995.
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与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GN组)30例,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分钟,奈达铂80mg/m2,第2天,滴注时间大于1小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组(GP组)30例,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分钟,顺铂80-100 mg/m2,分3d,常规水化利尿。以上2组方案均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GN组有效率36.67%,GP组有效率40.0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GP组胃肠道反应(80%)发生率明显高于GN组(56.7%)(P<0.05);两组肾脏毒性无明显差异;两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6.7%和50.0%,奈达铂组明显(P>0.05);血小板下降GN组(73.3%)较GP组(66.7%)显著(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不低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胃肠道毒性较轻,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996.
周焱  周云  石慧  张卫  夏秋燕  朱莹莹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0):2015-2017
目的:观察奈达铂胸腔灌注联合热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确诊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水后,A组(26例)给予胸腔灌注奈达铂化疗,随后进行患侧胸腔深部热疗;B组(24例)只给予胸腔灌注奈达铂化疗。结果:A组控制胸水的有效率为88.4%,B组为62.5%(P<0.05);A组与B组的生活质量好转率分别为84.6%和50.0%(P<0.05)。结论:采用热疗联合奈达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9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奈达铂周剂量化疗同步放疗组(A组)31例和单纯放疗组(B组)28例,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66Gy.A组:奈达铂30mg/m2,每周1次,连续6周;B组:行单纯放疗.结果 A组CR 16例,PR 12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手术后应用达英-35治疗提高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受孕情况.方法: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32例)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达英-35,12个周期,停药后让其自然受孕;对照组(30例)术后不用任何治疗,鼓励其自然受孕.结果:术后第1年,研究组无妊娠,对照组8例妊娠;第2年,研究组23例妊娠,对照组4例妊娠.总妊娠数,研究组23例(71.88%),对照组12例(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有效率100%,对照组76.67%,复发7例(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应用达英-35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受孕率,减少术后复发,而达英-35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易让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与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疝气及鞘膜积液及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选择1~5岁ASAⅠ级患儿:疝气100例,鞘膜积液80例,隐睾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Ⅰ组选择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Ⅱ组选择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麻醉.结果:Ⅰ组效果均满意,术后苏醒迅速,无恶心、呕吐发生,具有术后躁动发生少的优点,与Ⅱ组比较,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及术后噪动发生率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较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有优越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O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56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对照组,各78例.口服避孕药组在术后当日即口服短效避孕药,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及月经转归等情况.结果:口服避孕药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停药后均有月经来潮;对照组患者正常转经者71例.口服避孕药组术后阴道分泌物较以往增多5例,对照组有19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