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88篇
  免费   6573篇
  国内免费   2256篇
耳鼻咽喉   814篇
儿科学   486篇
妇产科学   7969篇
基础医学   4226篇
口腔科学   1212篇
临床医学   28153篇
内科学   7778篇
皮肤病学   755篇
神经病学   3916篇
特种医学   55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14316篇
综合类   65626篇
预防医学   17158篇
眼科学   3373篇
药学   28173篇
  492篇
中国医学   13293篇
肿瘤学   3626篇
  2024年   1059篇
  2023年   4456篇
  2022年   3724篇
  2021年   4953篇
  2020年   4818篇
  2019年   5443篇
  2018年   2429篇
  2017年   5041篇
  2016年   5124篇
  2015年   5906篇
  2014年   10810篇
  2013年   10775篇
  2012年   13135篇
  2011年   13484篇
  2010年   12434篇
  2009年   11619篇
  2008年   12777篇
  2007年   11703篇
  2006年   10897篇
  2005年   11215篇
  2004年   7744篇
  2003年   7158篇
  2002年   6065篇
  2001年   5203篇
  2000年   3725篇
  1999年   2866篇
  1998年   2389篇
  1997年   2163篇
  1996年   1881篇
  1995年   1488篇
  1994年   1171篇
  1993年   799篇
  1992年   658篇
  1991年   550篇
  1990年   392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笔者对我院31例切口脂肪液化作一总结:男13例,女18例;胸部手术5例,腰部手术16例,下肢手术10例(2例为半髋置换术后)。  相似文献   
992.
内镜下交通支结扎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0例(56条)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患者,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对术后溃疡愈合情况进行1~3年随访。 结果:55条下肢溃疡在10~49d内愈合,1条90d未愈,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随访1~3年,6个月后复发1例,抗炎换药后愈合。18个月后2条复发,再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 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窦性心动过缓致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4岁,主因“发作性右侧下肢力弱7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下肢无力,不能独自站起,症状持续约15min后白行缓解,发作间期行走如常,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每日发作约1-2次。既往有冠心病、老年性痴呆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5/80mmHg(1mmHg=0.133kPa),心率56次/min,心律齐。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四肢肌力V级,右侧Babinski征偶可引出,左侧Babinski征阴性。入院后查头颅MRI:左侧额叶及枕叶多发亚急性梗死灶;超声心动图未见附壁血栓。入院后患者右侧肢体力弱症状逐渐加重,入院第6天痛刺激后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床旁重症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心率为43-64次/min,血压波动于正常范围。给予缓释茶碱片口服,患者心率可维持在60次/min以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逐渐平稳,入院后3周复查头颅MRI+弥散提示:左侧侧脑室前后角、基底节区、枕叶大片新发梗死灶。患者发病前10个月曾查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总、颈内、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壁增厚,但未见显著管腔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上述动脉血流通畅,双侧椎动脉血流通畅,未见充盈缺损。  相似文献   
994.
丁建民  王秀兰 《山东医药》2006,46(13):46-46
2003-2004年,我院对40例疤痕子宫10~14周孕妇应用药物联合钳刮终止妊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孙珍  付国静 《山东医药》2006,46(28):3-3
2002年3月~2004年3月,我们对122例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阴沟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是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细菌长期暴露于药物中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产生能够对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本文报告我院住院病人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与产ESBLs情况。  相似文献   
997.
抗凝疗法在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关于子宫肌癌红色变性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肌瘤变性。当子宫肌瘤局部的血流供应不足时常发生各种子宫肌瘤退行性变。红色变性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子宫肌瘤变性方式,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可能由于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或溶血所致。  相似文献   
998.
正常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序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序贯监测妊娠早、中和晚期子宫动脉血流特征并制定各个孕期相应的参考值。方法2005-04-2006-04随机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60例妊娠妇女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0~14周、20~24周、30~34周以及50例非妊娠期妇女序贯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3项参数S/D(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PI(搏动指数)和RI(阻力指数)。结果(1)妊娠期血流动力学3项参数与非妊娠期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并随孕周增加逐渐降低,不同孕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不同孕周的3项参数均为正态分布。其参考值范围(双侧95%的界限值)分别为:早孕期:RI(0·73±0·16)、PI(1·66±0·86)、S/D(4·12±2·69);中孕期RI(0·56±0·16)、PI(0·94±0·47)、S/D(2·36±1·06);晚孕期RI(0·51±0·18)、PI(0·82±0·45)、S/D(2·13±1·02)。结论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3项参数逐渐降低。深入讨论这些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有助于准确、全面地评估妊娠状态和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99.
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Y”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6岁,平均34.6岁。右侧26例,左侧24例。粉碎性骨折42例,开放性骨折14例,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0天。  相似文献   
1000.
锥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锥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根据颅脑CT定位,采用经头皮直接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结果47例病人中,意识障碍、偏瘫均在1~2 d内明显好转,2周后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记忆力恢复正常,术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结论经头皮行锥颅慢性硬膜下血肿冲洗引流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