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9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20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36篇
  2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COPD急性加重期Venturi面罩吸氧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使用Venturi面罩吸氧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27例使用Venturi面罩吸氧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反应进行比较.护理干预包括气道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氧流量调节及局部护理等.结果护理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合理及时的护理观察和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使用Venturi面罩吸氧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使用Venturi面罩吸氧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Venturi面罩吸氧疗效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并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气胸,肺被压缩40%-90%,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行微创胸腔置管,并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并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氧疗费用。结果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3%和96.7%,两者比较,P值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肺完全复张时间分别为(3.9±0.9)天和(4.9±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未发生氧中毒、严重堵管、切口感染、复张性肺水肿;治疗组,皮下气肿、胸腔积液、剧烈胸痛发生率分别为0%、3.3%、0%,而对照组分别为20%、26.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治疗组的住院时间(4.4±0.7)天,氧疗总时间(3.1±0.5)小时,氧疗费用(18.5±3.1)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5.9±1.0)天,氧疗总时间(117.5±25.1)小时,氧疗费用(400.6±155.0)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置管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易耐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苏凤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49-150
目的探讨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及指导,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60.26%,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显效率为39.74%,总有效率为69.23%,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加强对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而且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2004年1~12月,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9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8例,女34例。年龄51~85(65±1.4)岁,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讨论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级及病程长短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均予以低盐,抗感染、平喘、祛痰、止咳、改善通气,持续低流量吸氧,间歇应用利尿、洋地黄,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疗程。结果:显效(治疗后咳、痰…  相似文献   
95.
临床护理工作中,吸氧时可以在床边活动,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矽肺等患者,但由于吸氧管的长度有限,而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自2001年以来,我科运用止血带延长吸氧管,受到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9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时通气量变化的研究刘志于润江有作者证明可用下式表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每分通气量(VE)的影响,VE=V(SaO2、PaCO2),经微分处理得ΔVE=(dv/dSaO2)ΔSaO2+(dV/...  相似文献   
97.
氧疗是针对缺氧状态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氧疗,可提高氧分压,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对心脏、肝脏、肾脏、肺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本院收治的1例甲型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肺部病变进展快,患者缺氧指征明显,给予吸氧,但由于患者发病期正值本地区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氧疗43 h后,出现血痰和血涕,患者一度拒绝氧疗。  相似文献   
98.
本文就我院宏远氧业公司生产的HY3400型高压氧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加以介绍,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及处理和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不同高压氧(HBO)吸氧时间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周围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Associated 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期探索HBO 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机制和最佳吸氧时间。 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130只,其中正常大鼠5只(正常组),造模大鼠125只(胶原酶诱导法建立ICH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无高压氧干预)25只和实验组(高压氧干预)100只,实验组根据吸氧时间的不同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 40 min组,HBO 60 min组,HBO 80 min组,HBO 100 min组,共4个亚组,每组25只大鼠。4个实验组亚组大鼠分别于ICH后6 h后行对应的HBO治疗,每日治疗1次,于治疗第1、3、5、7、14天后每个时间点各处死组内5只大鼠(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各处死组内5只大鼠,正常组于入组当天处死并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各取材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HBO 40 min组、HBO 60 min组、HBO 80 min组、HBO 100 min组各时间点的Bax表达较对照组相同时间点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O 60 min组和HBO 80 min组的Bax表达分别与HBO40 min组和HBO 100 min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3 d、5 d、7 d、14 d后,HBO 40 min组和HBO 60 min组的Bcl-2表达分别与HBO 80 min组和HBO 100 min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 80 min组在造模成功7 d和14 d后的Bcl-2/Bax比值分别为1.5792和1.5733,与HBO 40 min组、HBO 60 min组以及HBO 100 mi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O治疗ICH的机制可能与其可以下调出血灶周围Bax的表达水平以及提高Bcl-2的表达水平有关,而HBO治疗ICH的最佳吸氧时间是80 min。  相似文献   
100.
鼻导管吸氧是最常用的一种改善呼吸的治疗及抢救手段。鼻导管吸氧必须保证鼻塞在鼻孔内才有治疗效果,临床发现鼻氧管活动扣环不牢固易滑动导致鼻氧管脱落,特别是危重患者缺氧状态,会烦躁、躁动不安,鼻氧管从耳后松脱,鼻塞完全滑出,不能达到改善缺氧状态的目的,危及生命。临床经常会用胶布将鼻塞两边的导管固定在两侧面颊上,防止脱落,但是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及美观,也会造成鼻部及面颊部的皮肤损伤。为了防止鼻导管吸氧患者导管脱落及造成皮肤损伤,确保吸氧安全有效,笔者经过多次临床试验和探索,设计了一种带支撑结构的鼻氧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