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并比较双靶点取穴与单靶点取穴电针治疗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单靶点取穴方案(在外周沿神经干走向循经取穴)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双靶点取穴方案(督脉取穴配合外周循经取穴)治疗,两组在选穴进针后皆采用电针仪治疗30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15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检测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及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波幅及传导速度,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9.3%,25/28)与对照组(78.6%,2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67.9%,19/28)与对照组(39.3%,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电生理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9%,26/28)与对照组(78.6%,2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42.9%,12/28)与对照组(14.3%,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波幅、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治疗组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单靶点取穴和双靶点取穴电针方案皆能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双靶点取穴方案的疗效更好,且能更显著地促进损伤神经在电生理指标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取穴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采用取穴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参考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C)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及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取穴针刺联合放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指标,在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不同针灸取穴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取穴方式的基础上加取太冲和合谷两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针灸治疗实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取穴方式基础上增加针刺太冲和合谷两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针灸远端取穴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耳穴肩颈区沿皮透刺法、平衡针和腹针、神阙艾灸治疗肩周炎;治疗2个疗程(1疗程为7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有32例,显效有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远端取穴法针灸综合治疗肩周炎安全且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络病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络病理论指导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络病理论指导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病毒唑、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及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0.0%,有效率4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40.0%,有效率33.3%,总有效率73.3%。结论采用络病理论指导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较传统取穴针刺治疗疗效较好。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带状疱疹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6.
靳松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70-170
针灸在治疗三叉神经中的临床应用,针灸治疗的取穴.临床治疗的统计分析,及其他方式治疗疗效对比分析.典型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疼痛、红肿甚至变形为主要特征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好发于中年男性。西药治疗该病收效缓慢,且副作用大。自2005-2009年,笔者运用循经取穴结合刺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刘开运教授小儿推拿取穴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运(1918-2003),我国著名中医推拿专家,湖南省首批审定50名名老中医之一.曾担任全国推拿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推拿学会主任委员.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融汉、苗医药于一炉,独树一旗,是国内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中医,尤以独具特色的小儿推拿而蜚声于国内外.他的"刘氏小儿推拿术"在全国自成一派,且临床疗效奇特.本文从刘老的小儿推拿临床取穴特色方面进行临床经验总结,以便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刘氏小儿推拿"这一特殊技术.现将刘老小儿推拿取穴经验总结为4个方面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脑瘫是婴儿在出生前后或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有害因素造成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根据运动障碍的表现可分为痉挛型、运动障碍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等几类,其中痉挛型和以痉挛型为主的混合型约占脑瘫总数的70%以上。1999年3~12月,我们在广东韶关开展了针灸治疗脑瘫、弱智的临床系列研究,发现采取阳经取穴结合靳氏理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较好的效果,并设立了临床对照,现将资料完整的37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37例患儿全部来自广东韶关卫校“靳三针治疗中心”门诊病人,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0.
33个单穴主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单穴的主治作用进行科学的验证,为单穴主治作用的确定提供临床依据.在52项研究中,有40项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1项研究显示2组疗效相当;1项研究显示针刺观察组疗效不如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观察周期内,针灸单穴治疗病症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