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7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480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542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7525篇
内科学   1160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7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73篇
综合类   11788篇
预防医学   2020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4665篇
  42篇
中国医学   14595篇
肿瘤学   646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996篇
  2022年   825篇
  2021年   1086篇
  2020年   1029篇
  2019年   977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800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139篇
  2014年   2399篇
  2013年   2206篇
  2012年   3009篇
  2011年   3441篇
  2010年   3055篇
  2009年   2799篇
  2008年   2785篇
  2007年   2433篇
  2006年   2258篇
  2005年   2308篇
  2004年   2058篇
  2003年   1792篇
  2002年   1546篇
  2001年   1391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803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针配合温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属祖国医学的“骨痹”、“肩颈痛”范畴。临床医学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温针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纳洛酮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纳洛酮、参麦注射液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的功效。  相似文献   
93.
张继明  侯召荣 《心脏杂志》2007,19(2):202-204
目的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加参麦注射液(Shenmai Injection,S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用常规治疗(31例)和缬沙坦、SI加常规治疗(31例),并对CHF的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浆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进行观察。结果在CHF进程中,cTnT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增高。应用缬沙坦加SI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cTnT可作为CHF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缬沙坦加SI是治疗CHF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4.
95.
96.
概述 点针疗法是用1.0~1.5寸的毫针,在患者的穴位和体表进行快而准的点刺,不留针,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熊胆冻干粉针(BBLPI)对麻醉犬脑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家犬一侧颈外动脉及椎动脉的方法,以电磁流量计测量颈外动脉及椎动脉流量,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观察药物对血压、心率、脑出流量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熊胆冻干粉针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结论熊胆冻干粉针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作用强度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98.
《灵枢·官针》是关于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其中所论刺痹法,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刺痹法共有九种,毛刺法刺皮肤治浮痹,合谷刺刺肌肉治肌痹,恢刺与关刺刺筋腱治筋痹,输刺与短刺刺骨治疗骨痹.特殊操作类又有多针、多向刺法的齐刺、傍针刺和烧针刺法的焠刺,以治疗各种经久不愈的痹痛.研究这些古刺法,对于提高痹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为手术2天后,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恶心、嗳气、肛门不能自行排气、排便等症,如不能及时解决,时间长了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剖宫术后因特定的条件决定了更应及时解决该症状,否则会影响婴儿的喂养问题。鉴于产妇气血亏虚、易受风寒的特点,故在临床中总结了快针疗法治疗剖宫术后肠麻痹,避免了常规治疗时患者需暴露一定的部位,引起受风、受寒。  相似文献   
100.
渗出性胸腔积液是常见的胸膜疾病,其病因在我国以结核和肿瘤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2位。近年来,经皮闭式胸膜活检的应用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然而,胸膜活检所用器械各有不同,结果差异也较大。为此,我们在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意大利制造的自动弹簧装载活检针(TZ)和上海制造的改良Cope钝头钩针活检进行对比,并评价第1次活检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