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2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耳鼻咽喉   218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457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3185篇
内科学   547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6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825篇
综合类   4417篇
预防医学   1825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1669篇
  13篇
中国医学   796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978篇
  2010年   955篇
  2009年   964篇
  2008年   1157篇
  2007年   1014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882篇
  2003年   823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48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其治疗难度大,目前尚未有较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2004年4月~2008年6月对波及距下关节面之跟骨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结合跟距反牵器外固定加空心钉内固定方法,应用于临床4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自制脊柱撑开复位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6个椎体,先手法整复结合脊柱牵引复位器复位,再经椎弓根向椎体注入骨水泥,并分析疗效.[结果]VAS由术前的8.6±0.8分降至1.7±0.5分,P<0.05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和术后椎体前壁和中间高度压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凸角度恢复率在71.8%.经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骨水泥渗漏.采用WHO标准[2],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MR(轻微有效),NR(无效).36例CR,4例PR,CR+PR为95.24%.[结论]手法复位加脊柱撑开复位器是一种无骨水泥渗漏,能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高度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53.
蔡丹辉  杨应明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6(1):379-381,封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SONOPET MODEL UST-2001超声乳化吸引系统,采用后入路方法,结合显微手术切除40例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结果 术中全部病例均在超声乳化技术辅助下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视野暴露清晰,椎板切除范围可控,无继发损伤发生,出血量为50~150 mL,平均出血量7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前后MR影像展示证实肿瘤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住院天数8~12 d,平均10 d,随访3月~4年,无脊柱不稳、根痛、复发等现象.结论 后入路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技术切除,是一种十分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在骨窗形成和肿瘤全切除上,无物理性挤压、旋转撕脱伤及高温灼伤,且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脊柱的稳定,避免术后疼痛,能充分达到微创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4.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吸引器腺样体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杰  刘波 《耳鼻咽喉》2003,10(4):226-226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以往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7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应用鼻内镜技术和电动切割吸引器直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肿清除率大部分在75%~90%之间,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5%(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早期进行该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田淑琴 《现代保健》2009,(30):32-33
目的比较和评价鼻内镜下下鼻甲电动切吸成形术和微波热凝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对96例接受鼻内镜下下鼻甲电动切吸成形术和微波热凝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6例行下鼻甲电动切吸成形术,50例行微波热凝术。结果术后1个月下鼻甲电动切吸成形术的有效率为100%,微波热凝术为95.2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前者为100%,后者为92.1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前者为100%,后者为84.2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鼻腔粘连并发症两组均无,术后反应各不相同。结论鼻内镜下下鼻甲电动切吸成形术和微波热凝术治疗肥厚性鼻炎早期效果相近,但微波热凝术中远期疗效差,仅适用于下鼻甲黏膜增厚为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而鼻内镜下下鼻甲电动切吸成形术中远期疗效稳定,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58.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腰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使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外伤、先天性多种疾病、肿瘤、骨病、黄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间隙狭窄,软组织向椎管腔突出,致容积变小等。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对于重症患者多采用手术减压成形,解除压迫症状,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由于此病病因复杂,术后部分患者复发,二次手术往往不能进行,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9.
静脉穿刺后造成皮下渗血甚至血肿并非罕见,尤其是选用较大号针头作静脉抽血后更是如此。通常拔针在拔针前先用一支棉棒横压针眼至拔针后约5分钟。这种方法会增加针头对血管壁的磨擦及损伤。棉棒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未压迫静脉壁的针眼,易造成静脉壁针眼渗血。在寒冷季节受术者穿衣较多,尤其是袖口有松紧带者,当袖口拉起至上臂时,如同上血带使局部受压。另外拔针后短时间内术侧过度用力,均可使静脉压力升高,也是穿刺拔针后皮下渗血甚至形成血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湿肺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创伤性湿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损伤,病情严重者应适时使用呼吸机。传统的机械通气也能引起肺损伤,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ICU在2004年1月~2005年5月对收治的17例严重外伤所致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实施了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采用了具有细菌过滤功能的热湿交换器(HMEF)及低压吸痰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