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阳光撩人的5月就此登陆2008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欣悦,纷纷踊跃展示自己的妩媚,而这个户外运动的最佳时期却给哮喘患者拉响了红色警报,因为很多外界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哮喘复发的原因。不必沮丧,更不必躲在家里,足不出户,万事都有解决的方法。这次,我们就请那些悦目诱人的药膳美食来帮忙。用美食阻击哮喘,给哮喘来一剂强有力的糖衣炮弹。  相似文献   
22.
南极医学研究的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正式向南极进军已有200多年历史,其间经历了上一世纪的驾驰帆船去探险的“帆船时代”,本世纪初利用狗拉雪橇深入南极大陆内地探险的“英雄时代”,本世纪50年代使用大量机械化装备进行科学考察的“机械化时代”,60年代建立永久性基地,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执行大规模研究计划的“科学时代”(由于展开卓有成效的和平国际合作,故又称为“国际合作时代”),70年代由于资源问题突出,各国加紧对南极的资源调查,故正向“资源时代”转换。 我国南极事业于8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但发展很快,已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人类第一次进入南极,就伴随着对医学的需求,当前,如何保障进入南极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有效的科学活动,如何保护地球上唯一保持原始状态自然环境免遭人为破坏,又如何利用这种特殊洁净环境进行造福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刊邀请从事或亲自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撰写这一专题,由于资料来源困难,难免挂一漏万,目的是引起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有志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南极科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
抗洪抢险需要一个系统的健康促进工程。这包括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各部门间的有力配合,抗洪抢险队员的心理素质的促进和身体素质的促进等。湖北省卫生防疫站各有关科室和湖北省健康教育所相关人员一道,经过38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完成了这一健康促进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抗洪队员们能保持持久的体力,省卫生防疫站抗洪抢险的主管领导采用了很多科学管理和健康促进的方法。一是作为协调指挥部门的站办公室把抗洪值班安排成四班倒,每天用车接送抗洪抢险队员,这样每班可休息一天一夜后再上堤。队员争取早晚回来吃饭,保证了队员们的膳…  相似文献   
24.
心理干预技术对缓解救援队员心理压力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是突如其来的灾难,会给救援队员及遇难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需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缓解救援队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应用心理干预技术对四川省武警总队地震紧急救援队队员进行了心理干预,观察救援队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期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助,解决救援队员应激后心理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回家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但所有帐篷的灯基本上都亮了。大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昨天晚上对于很多医疗队员来说是个不眠之夜。三个月来,在灾区耳濡目染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感受了人性的伟大与坚强之后,突然要离开这个自己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重新开始正点上下班、挤公交车、柴米油盐的正常生活,心情却是那样复杂。在遥远的地方,有自己日思夜想的家。然而,真正到了回家的时刻,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中国南极考察的医学保障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年来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医学保障史。结果中国南极考察始于1984年,并分别于1985年和1989年在西南极和东南极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在入队前要经过严格的体检、心理测试和类极地训练,合格者才能成为正式队员。随队医生要对南极特殊环境下可能发生的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药品的准备工作。在南极医学方面,有目的的开展膳食营养、生命体征、心功能、肺通气功能、微循环、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学、大脑机能、心理学以及患病情况的调查和测试工作。结论极地医学为保证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提供了良好支持和保障。今后的方向是坚持长期监测,积累充分地资料,尽早制定出完整的中国南极考察医学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7.
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急关头,解放军总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重要指示,遵照总后党委、首长的决策命令,在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抗震救灾事宜,抽调13名医疗骨干组成首批专家医疗队,紧急飞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15日18时20分,医疗队员准时登机,飞赴青海玉树。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一株具有明显细胞毒活性的南极海洋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PR4-1-3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SRB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采用CPE方法对化合物1和2进行抗H1N1甲型流感病毒活性测试。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芳香酚醌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ecalonic acid D(1)s、ecalonic acid F(2)、chrysophanol(3)、emodin(4)和citreorosein(5)。这几个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在50μg.mL-1时,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为50%,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南极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并初步发现secalonic acid D具有一定的抗H1N1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29.
背景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纽约消防局(FDNY)数千名救援人员暴露于粉尘导致第一年肺功能下降。我们将确定暴露的长期作用。方法采用线性混合模式,我们对纽约消防局在职和退休救援者,从2000年3月12日至2008年9月11日,每隔12~18个月常规做肺量测定,即对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进行分析。结果将2001年9月11日至2001年9月24日参加世贸中心救援的纽约消防局13954名中的12781名救援人员纳入本研究,做了61746次肺量测定。跟踪的中位年,消防队员6.1年,急诊医疗服务(EMS)人员6.4年。第一年,所有救援人员的平均FEV1都有显著下降,与不吸烟的EMS相比下降267ml[95%CI(263,271)],不吸烟的消防队员的FEV1下降的幅度要大,下降439ml[95%CI(408,471)],两组比较P<0.001。跟踪6年,FEV1很少有或几乎没有恢复,消防队员FEV1下降25ml/年,EMS人员下降40ml/年。从不吸烟且FEV1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者比例增加,第一年,消防队员从3%至18%、EMS人员从12%至22%;随后6年跟踪,消防队员比例稳定在13%...  相似文献   
30.
南萍  杨新民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2):1178-1178,1191
“5.12”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涉及地域广阔,灾区范围大、受灾人员多,救援难度高是前所未有的。5月14日,医院受命组建3支抗震救灾医疗队,即刻开赴灾区,参加紧急救援。为更好地完成任务,避免因伤病自身减员,医院对全体医疗队员从人员选派、防护、管理、监督上,实施全程健康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