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9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234篇
临床医学   547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762篇
综合类   1259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19篇
  7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低位额颞骨瓣治疗单侧额颞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以蝶骨嵴为中心行低位额颞骨瓣开颅,骨窗下端平齐前颅凹底,咬除蝶骨嵴中外1/3,前端尽可能接近中线,后端颞骨咬至颧弓,上端高约4~5cm即可,形成一个前中颅凹底充分显露的骨窗。直视下尽量清除已经挫烂失活的脑组织及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再根据脑挫裂伤的轻重,处理硬脑膜及骨瓣。结果 按GOS评分方法进行预后判断,64例患者中良好37例(57.81%),中残7例(10.93%),重残3例(4.68%),植物生存1例(1.56%),死亡14例(21.87%),其中GCS3~5分死亡10例(48%),6~8分死亡4例(12%)。结论 低位额颞骨瓣方法对于单侧额颞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82.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Smad3,7的表达及肾通胶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TGF-β1,Smad3,7在肾组织的表达及肾通胶囊的影响.方法将24只中16只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另8只行假手术,结扎后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肾通治疗组,术后第8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纤维化程度通过测定肾间质纤维化的面积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3,7的表达.结果手术组TGF-β1、Smad3的表达增加,Smad7的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肾通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TGF-β1、Smad3的表达下调,Smad7的表达上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通胶囊通过促进Smad7、抑制Smad3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1的表达而阻抑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4.
单侧开颅额部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侧开颅额部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的疗效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01~2004-01行手术救治的双额叶或双额+一侧颞叶挫裂伤76例。其中A组36例,行单侧开颅大脑镰下切开术;B组40例,双额开颅手术。结果A组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平均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患者,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开颅额部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能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硅橡胶鼻假体用于唇裂继发鼻畸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硅橡胶鼻假体,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延长鼻小柱,纠正鼻小柱和鼻中隔的偏斜,广泛游离患侧鼻翼软骨,分三点悬吊固定患侧鼻翼软骨,同期植入硅橡胶L型鼻假体整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24例.结果:24例均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效果患者均满意.结论:采用硅橡胶L型鼻假体整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配合正确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单侧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分析1999年9月~2003年9月间协和医院胸外科进行单侧LVRS的14例COPD患者资料。术前利用CT平扫、CT三维重建和核素肺通气灌注成像确定“靶区”。14例患者中5例行标准后外侧切口手术,9例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TLC-75或胸腔镜专用切缝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破坏的肺组织。比较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以评价单侧LVRS的临床疗效。结果单侧LVRS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提高(38±7)%;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平均提高(70±25)%;呼吸困难指数再分级:8例术前Ⅲ级中7例转为Ⅰ级,1例转为Ⅱ级;6例术前Ⅳ级中3例转为Ⅱ级,2例转为Ⅲ级,1例转为Ⅰ级。本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无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单侧LVRS可以改善具备手术指征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尽量切除术侧无功能肺组织,防止肺漏气为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87.
陈静芝  周东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1009-10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分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B组2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种麻醉方法过程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护理特点关键在于麻醉过程中的体位配合及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观察内容分别经t检验、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腰硬联合麻醉优点是手术过程生命体征较稳定、用药量小、术后恢复快,且麻醉后进行手术无须更换体位,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8.
李红卫  杨圣能 《浙江医学》2006,28(2):139-140
常用的修复单侧唇裂经典方法有Tennison法(下三角瓣法)和Millard法(旋转推进瓣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Millard法常用于治疗Ⅱ度、Ⅲ度唇裂,裂隙较宽,鼻小柱健偏,鼻翼塌陷明显,患侧鼻基底组织缺损较多的患者,但术后存在唇高不足、患侧丰满度不佳等缺点,应用改良Millard法可以很好地改善以上缺陷。  相似文献   
89.
患者,26岁,停经51天时,阴道淋漓流血10天,B超示宫内妊娠伴宫腔积液,门诊以“难免流产”行清宫术。术后检查吸出物,肉眼见绒毛组织。1周后患者复诊,清宫术后患者一直阴道淋漓流血。查体:Bp13.7/10.3kPa。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量血性液体,宫颈软,紫蓝着色,举痛阳性,子宫体水平位稍大,压痛阳性,右附件未及包块,无压痛,左附件可触及及蛋黄大小包块,压痛阳性,后穹隆穿刺抽出2ml不凝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90.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特殊类型。术前未发现该病变是行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应用常规椎间盘摘除途径不易暴露如此外侧病变。2000年4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单侧小关节突全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疗效满意,随访2-3a,根痛症状完全消失,腰背痛症状大部分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