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6篇
内科学   56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931篇
预防医学   2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07篇
  13篇
中国医学   32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取不同抗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STEMI合并永久性房颤的老年患者129例,出院后给予不同的抗栓策略分为4组,A组41例: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B组31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C组35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C组35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D组22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D组22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对出血和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栓塞)随访1年,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D组病死率分别为12.2%、16.1%、14.3%、9.1%。观察1年,8.5%因出血再次入院,20.2%因主要心脏事件再次入院,各组出血及主要心脏事件无统计学差异,但与B组比较,D组出血风险最高(HR=1.267,95%CI:0.34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对出血和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栓塞)随访1年,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D组病死率分别为12.2%、16.1%、14.3%、9.1%。观察1年,8.5%因出血再次入院,20.2%因主要心脏事件再次入院,各组出血及主要心脏事件无统计学差异,但与B组比较,D组出血风险最高(HR=1.267,95%CI:0.3404.718,P=0.25)。C组有低风险趋势(HR=0.911,95%CI:0.3194.718,P=0.25)。C组有低风险趋势(HR=0.911,95%CI:0.3192.597,P=0.37)。结论随着抗栓力度的增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相对出血的风险加大,华法林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对于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
新近问世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拜瑞妥)、阿派沙班等,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除华法林的新选择。但由于使用时间较短,某些药理学作用不十分明确,其获益和风险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93.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健康教育、电话随访、抗凝服务中心管理患者等方法可以提高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组建专业抗栓管理小组,提高华法林规范治疗依从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4.
罗文榕  赵志敬 《心脏杂志》2016,28(6):731-735
大部分心房颤动(AF)患者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2014年美国心脏学会更新的AF抗凝指南将新型口服靶向抗凝药划入选择的范畴。本文就AF抗凝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 为切实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社区的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状况并针对性采取措施,特针对辖区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60例房颤患者中仅有5例(8.33%)患者自发病初期至今仍再持续规范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定期监测INR。另55例(91.67%)房颤患者因各种原因前期曾服用华法林抗凝,后期有50例(83.33.%)改用口服阿司匹林(100mg/日)或波立维(75 mg/日)抗小血板聚集代替抗凝治疗,另有5例(8.33%)在未征得任何医护人员专业意见和其他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已完全停用抗凝药。结论 江干区凯旋街道AF患者的华法林使用率(8.33%)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和发达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抗凝治疗仍显著不足。  相似文献   
98.
《中南药学》2019,(11):1987-1990
目的探讨一种国产便携式凝血检测仪(POCT)qLabs与传统实验室法(Stago半自动凝血检测仪)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患者使用该POCT的意愿。方法 423名长期口服华法林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30 min内分别应用两种方法检测INR值,对结果进行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偏倚度(Bland-Altman法)和符合度分析,并对96位有效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qLabs和Stago检测的INR平均值分别为(2.25±0.62)和(2.22±0.65),两种方法检测INR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11(P <0.001),偏倚度为(0.03±0.27),符合度为8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认为使用POCT法会提高其遵医嘱复诊的次数,节约其看病总费用,并愿意使用POCT法测PT/INR。结论本研究测试的POCT与实验室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良好,绝大部分患者愿意使用POCT法监测华法林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99.
100.
天津市私立济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最早始于1922年马大夫纪念医院的护理专业培训班,至1930年创建马大夫纪念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37年更名为天津市私立济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于1953年合并入天津护士学校。在经历战乱和动荡的几十年里,坚持护士教育,为临床培养出大批高端护理人才,在天津护理历史中具有广泛影响和优秀的护理传统。专题研究小组经多方资料查询,老护士走访等查找发掘该校创建和教育经历,把这段宝贵的历史留给后人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