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4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59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93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2427篇
内科学   948篇
皮肤病学   396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7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481篇
综合类   4659篇
预防医学   890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987篇
  26篇
中国医学   1523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1057篇
  2012年   1196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1255篇
  2009年   1218篇
  2008年   1214篇
  2007年   995篇
  2006年   1006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698篇
  2003年   637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舰  周宁  金立国  程小宾 《人民军医》2006,49(11):639-640
自200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3例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3~65岁,平均5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例,跌倒20例,坠床1例。顺粗隆间骨折14例,逆粗隆间9例。入院后均行胫骨结节牵引,伤后至手术时间3~8天。  相似文献   
42.
对乙酰氨基酚和多潘立酮是临床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及痛经等。多潘立酮属促胃肠动力药,可促进胃排空、增加胃赛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收缩.同时也能增强食管的蠕动和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临床可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慢性胃炎并存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服用多潘立酮时,若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会出现胃痛、多汗、恶心等症状;若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多潘立酮间隔2~3h后服用,则无上述症状出现。为避免多潘立酮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相互作用而诱发胃痛、多汗等,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将2种药物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服用,以减少联合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3.
探讨中药妊娠安胃汤对妊娠呕吐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妊娠呕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妊娠安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和10%氯化钾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对各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进行观察和对比,以明确对患者胃肠道动力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70%,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VIP、GAS明显下降,MTL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妊娠安胃汤对妊娠呕吐的治疗是通过降低VIP、GAS,升高MTL,从而对患者胃肠道动力进行调节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45.
46.
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13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玉明  徐阳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12-11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的特点和不同处理方法。方法:对132例168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单髋关节置换96例,双髋同期置换36例72髋。原发疾病分别为骨关节炎87例,类风湿关节炎21例,强直性脊柱炎24例。所有病例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原发骨质疏松症82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3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骨水泥人工假体置换。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最短1年5个月,最长6年3个月,平均4年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法)术前平均为37分,术后平均随访4.25年,平均评分89分。优良率为93%。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例,骨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用骨水泥固定,能够使假体增加稳定性,而且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将减少。假体选择的个体化,手术操作的精细化以及术后康复治疗具体化等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7.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形成两种主流理论,即“前向血流学说”和“后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门脉血管阻力(Rpv)增加,即门脉系统被动充血所致;前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始动因子是Rpv增加,随着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压力(Ppv)下降,但接踵而来的肠系膜血管高动力循环及内脏主动充血,导致门脉血流量(Qpv)增加,后者决定了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2001年4月~2004年8月,我院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43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219例,女624例,年龄14~75岁,平均42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637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78例,胆囊息肉128例。12手术方法:患者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786例,全麻气管内插管57例。  相似文献   
49.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特别好发于老年人。我院自2001年3月~2004年12月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英语类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和Ovid等数据库,检索从2001—2007年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文献资料。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脱位、感染、皮肤坏死、关节功能等并发症和近期疗效。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其综合总体的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7篇相关的文献,以微创与传统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的文献共18篇。研究结果提示Q值=13.93,P=0.53,不存在异质性,OR值为0.84,95%CI(0.58,1.20),P=0.34。微创全髋置换术后总体并发症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相当。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血肿、皮肤坏死、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高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而以疼痛、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低于后者,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功能更佳。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和输血少,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更短,而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得更好,疼痛更少。但是应当重视较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新增的并发症,比如假体周围骨折、血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