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74篇
  免费   4532篇
  国内免费   1260篇
耳鼻咽喉   224篇
儿科学   486篇
妇产科学   271篇
基础医学   2973篇
口腔科学   466篇
临床医学   12646篇
内科学   2462篇
皮肤病学   340篇
神经病学   1362篇
特种医学   8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521篇
综合类   23298篇
预防医学   19645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7945篇
  256篇
中国医学   10058篇
肿瘤学   698篇
  2024年   868篇
  2023年   3294篇
  2022年   2501篇
  2021年   2724篇
  2020年   2499篇
  2019年   2040篇
  2018年   955篇
  2017年   1538篇
  2016年   1841篇
  2015年   2486篇
  2014年   4514篇
  2013年   4444篇
  2012年   6222篇
  2011年   5904篇
  2010年   4782篇
  2009年   4805篇
  2008年   6220篇
  2007年   5132篇
  2006年   4342篇
  2005年   4149篇
  2004年   3340篇
  2003年   2679篇
  2002年   1901篇
  2001年   1655篇
  2000年   1304篇
  1999年   920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35篇
  1996年   466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与本土文化和实际相冲突或融合的过程,在心理治疗的本土化研究中,如何吸取西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丰硕成果,并结合本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精髓一直是关键问题,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方法是人本心理治疗的一个主要体系,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一人性观、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将其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进行一个比较,试图发现二者之间的契合和背离之处,作为以人为中心治疗本土化研究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92.
任务的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误念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更适于测试孤独症儿童误念理解能力的方法.方法:2(呈现方式)×2(被试类型)设计,采用经典误念任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呈现方式与传统图片-实物呈现方式,分别测试20名孤独症儿童和言语能力(PPVT-R)匹配的正常儿童.结果:呈现方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01),动画呈现方式使正常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误念理解成绩都有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提高更大.结论:孤独症儿童的误念理解能力在误念任务的传统呈现方式之下可能被低估了.充分考虑孤独症认知缺陷的多样性,使用恰当的任务方式,可能会更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93.
武汉市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武汉市2188名4~16岁儿童进行注意及多动问题量表评分,该量表按照DSM-Ⅳ的ADHD诊断标准编写,并以DSM-Ⅳ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将ADHD患者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量表还包括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和Conners教师量表。结果:(1)ADHD患病率13.58%,其中ADHD-C型2.63%,ADHD-I型8.27%,ADHD-HI型2.68%;男童患病率18.58%,女童患病率8.78%,男女患病率之比为2.12:1。(2)不同年龄段ADHD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4~5岁组15.88%,6~11岁组15.85%,12~16岁组9.98%。随着年龄的增加,ADHD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ADHD-HI组患病率下降得更明显,但ADHD-I型却呈坡型上升,特别是6~11岁男性组发病比例高达12.19%:(3)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差异。(4)无论何种年龄段和性别,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评分都高于正常儿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因子也增加。结论:在DSM-Ⅳ定义的三个表型中ADHD-I型患病率高,尤其是6~11岁男性组患病率最高,年龄和性别对表型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湖南省6地区阿片类物质滥用的类型、方式、首次滥用年龄、原因和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入户调查与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68192名15岁~50岁社区普通居民中筛查出的370例阿片类物质滥用者的毒品滥用模式进行调查,并分析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结果:约95%的阿片类滥用者吸食海洛因,有少量滥用者用度冷丁和美沙酮;烫吸是首选滥用方式(81.4%),注射吸毒居第二位(38.6%);首次用药平均年龄是27±6岁,90.2%的首次用药年龄小于35岁;受他人影响(75.1%)、好奇心驱使(72.7%)和追求刺激(56.5%)是阿片类物质滥用者首次用药的三大原因;滥用者中男性(87.3%)、35岁以下者(71.1%)居多,78.7%为初中或以下者,无稳定婚姻关系和无固定职业者药物滥用率明显高于稳定婚姻关系和有固定职业者。结论:海洛因是湖南阿片类物质滥用的主要类型,使用途径以烫吸和注射为主,青中年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无业/失业等非固定职业者、未婚或非稳定婚姻者是阿片类物质滥用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毒品滥用健康教育,有效防治毒品滥用的蔓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研究获得的强迫症疾病行为特征探索其精神病理学机制。方法以符合CCMD-Ⅱ的门诊强迫症患者50例为对象,选取非精神科病人50例组成对照,应用“强迫症疾病行为特征量表(OBPS)”,确定其有无强迫症疾病行为。同时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人格特质、偶发事件、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这些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①研究组全部符合李一高量表的疾病行为特征,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80,P〈0.01);②强迫症患者人格当中的强迫质偏高,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5.93,P〈0.01);③研究组中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偶发事件,而对照组中偶发事件的发生率低于研究组(X^2=21.374,P〈0.01);④应对策略特征方面研究组不成熟应对方式的应用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强迫神经症形成中人格特质作为基础,偶发事件起到启动对“不完全的恐怖”,错误的应对策略不断强化病感,促进疾病形成。李一高强迫症疾病行为理论的3项内容,特征性的反映了强迫症的疾病行为。  相似文献   
996.
在美国,医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注重于研究青春期女性,我们对与怀孕相关的男青少年知之甚少。我们已知的有关青春期男性生殖行为的情况,都来自对青少年父亲的少数研究.几乎没有一项研究是针对那些造成他人怀孕的、不顾后果的男性。刚进入青春期。由于性文可造成怀孕、传播和感染性传播疾病(STDs)。随青春期成熟.性突变滥。到青春期晚期,性文便成为自然行为,通常不认为是不当行为,尽管在不同群体中认识有差异。青春期随年龄增长,不当行为会增多和变严重、低龄性文同饮酒、吸毒及青春期女孩怀孕风险的增高有关。性行为还与低龄开…  相似文献   
997.
护理临床教学使护生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知识,但护理临床教学中护生面对的是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常引发一些护理纠纷,现将临床教学中由护生所引发一些常见护理的纠纷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8.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理论与实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其中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从行为学和MRI表现上评价6-OHDA分别毁损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模型。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黑质毁损组20只,纹状体毁损组18只,假手术组2只。应用立体定向仪,分别作单点黑质毁损与两点纹状体毁损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一步用高场强MRI活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黑质毁损后第2周内有7只大鼠诱发出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35%。纹状体毁损后第2周有11只大鼠诱发出旋转行为,旋转次数<4转/min,第3周内旋转次数<5转/min,至术后第5周达到7转/min以上并保持稳定,模型成功率为61.1%。MRI显示:模型大鼠第3周内毁损侧黑质和纹状体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5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更加符合临床帕金森病病人的病程进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调查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遗尿症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某县5所中小学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及儿童睡眠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影响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4 120份,有效问卷3 9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5%。调查结果显示有7.82%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组的情绪症状、多动和困难总分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两组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遗尿儿童和青少年的困难总分与打鼾、夜间呼吸问题、嗜睡、注意力缺陷、睡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便秘、学习成绩较差是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论 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影响因素是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孩子学习成绩差、便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