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2.
<正>1 病历摘要李某,女,30岁,校工。已婚,育有一女。就诊日期:2014年4月20日。主诉:右下肢胀痛不适2年余。病史:患者自述由于分娩后居住环境潮湿出现右下肢沉重不适,莫可名状,曾针药并用治疗数月罔效。现症见:患者右下肢沉重,胀痛不适,以膝关节尤为明显,自觉右腿比左腿长,阴雨天患肢发凉,寒至骨髓,右小腿前外侧(足阳明胃经循行处)胀痛,伴皮肤瘙痒,每于夜  相似文献   
203.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54-955
对于血室究竟为何的争论由来已久,其涵义模糊为后世医家的理解及临床应用带来了诸多困扰。文章通过结合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中"热入血室"中血室的看法,从肝的古今概念及结构功能、血室的释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证治分析和条文归类以及当代的临床研究几个方面,论证肝为血室。  相似文献   
204.
曾获美国针炙学会特别奖的中医专家徐文兵认为,女人一生因七生变,而男人一生则因八生变。让我们来看看女人如何在7个七中养生防衰?第一个七:少吃甜食,促进发育中医表现:女子7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女子7岁时肾气足,生长发育开始出现显著变化,如女孩比男孩先换乳牙、头发不再稀疏等。若肾气不足,则藏不住,  相似文献   
205.
对月经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月经是肾气化作用的结果观点。论述了肾气,天癸及太冲脉在月经产生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天癸是命门元气的一部分,通过肾脉达于胞宫,从胞宫进入太冲脉。太冲脉冲脉的下行支——足少阴肾与冲脉相合之脉。由于天癸元气(冲脉之气)从胞宫下行于足少阴肾经,而足少阴经气由足上行,两气相激,可使太冲脉气血渗诸络温肌肉。又由于足少阴肾经表里内外与肝脾心肺的联系,使冲脉气血内养五脏六腑,外濡肌肉关节。肾对月经产生的气化作用,是在气机升降出入有序,经脉循环,气血贯通的生理活动中完成的。肾的藏泻有节而致月经有周期性排血。通过对月经产生机制的探讨,提出了妇科病的治疗要注意运用调气法,对临床常表现的冲脉虚损的病理机制,要补肾益冲气。而冲气逆乱的实证病机要注重调肝畅冲气。  相似文献   
206.
1.奇经八脉,是指在十二经脉之外"别道而行"的8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2.奇经八脉的走向和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人体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其走向,除带脉环腰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外,其余诸脉都是从下肢或少腹部向上行走。  相似文献   
207.
“调腹通络”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临床五迟、五软病康复实践的总结,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经典整理、溯本求源,从发育迟缓病症、痿软无力病症等,以及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从阴引阳及从阳引阴理论、解结理论的整理,深入认识五迟、五软与肾、肝、脾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的奠定基础,进而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08.
伏冲之脉有别于十二经脉,通过推拿手法对其刺激可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然而对于伏冲之脉的认识,却历代说法不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疾病防治作用的发挥。文章将深入探讨对伏冲之脉的认识,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伏冲之脉的循行、生理、功效,从而指导伏冲之脉在推拿及其他中医疗法中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