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89篇
  免费   5602篇
  国内免费   3324篇
耳鼻咽喉   350篇
儿科学   553篇
妇产科学   706篇
基础医学   2402篇
口腔科学   423篇
临床医学   21209篇
内科学   23461篇
皮肤病学   233篇
神经病学   1342篇
特种医学   54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1篇
外科学   3723篇
综合类   37453篇
预防医学   7140篇
眼科学   5944篇
药学   15319篇
  235篇
中国医学   10767篇
肿瘤学   846篇
  2024年   760篇
  2023年   2746篇
  2022年   2396篇
  2021年   3123篇
  2020年   3327篇
  2019年   3231篇
  2018年   1630篇
  2017年   2812篇
  2016年   3154篇
  2015年   3668篇
  2014年   6635篇
  2013年   6679篇
  2012年   8316篇
  2011年   9279篇
  2010年   9005篇
  2009年   8844篇
  2008年   8649篇
  2007年   8319篇
  2006年   8159篇
  2005年   7498篇
  2004年   5752篇
  2003年   4850篇
  2002年   3760篇
  2001年   3121篇
  2000年   2263篇
  1999年   1748篇
  1998年   1491篇
  1997年   1339篇
  1996年   1106篇
  1995年   928篇
  1994年   692篇
  1993年   517篇
  1992年   439篇
  1991年   417篇
  1990年   336篇
  1989年   389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6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行激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6(白介素-6)、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S(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68/100)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98/100)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NOS水平更高,IL-6、VEGF水平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复荣通脉组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炎性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复荣通脉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性指标、血脂、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PG、HbA1c、hs-CRP、Hcy、TC、TG、LDL-C水平及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内膜-中层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者辅以复荣通脉胶囊治疗可控制血糖平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调节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改善肢体缺血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3.
丁伟  王邦宁 《安徽医药》2016,37(2):167-170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non-HDL-C)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25例疑诊或既往临床诊断CHD患者予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将造影阴性的39例作为对照组(HC组),造影阳性的186例患者诊断为CHD,结合临床特点分为心绞痛组(AP组)122例和心肌梗死组(AMI组)64例。采用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测定患者全套血脂水平,探讨non-HDL-C及相关脂质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0 mmol/L的AP组患者进行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的亚组分析。结果 AMI组non-HDL-C水平高于AP组及HC组,AP组non-HDL-C水平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non-HDL-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62,P<0.05);LDL-C控制达标的AP组患者,高non-HDL-C组(≥2.60 mmol/L)比低non-HDL-C组(<2.60 mmol/L)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non-HDL-C在评估LDL-C控制达标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上有一定价值,可作为LDL-C达标后心血管残余风险新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现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03至2014-03因ACS入院、急诊行PCI的421例患者,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分为两组,对比剂肾病组(n=46)及非对比剂肾病组(n=375)。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增幅≥0.5 mg/ml或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对比剂肾病患者为46例(10.9%)。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肌酐水平、hs-CRP较非对比剂肾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比(OR):2.522,95%可信区间(CI):1.686~3.771,P<0.001],hs-CRP水平(OR:1.304,95%CI:1.117~1.521,P<0.001),年龄(P=0.002)和血肌酐水平(P<0.001)是对比剂肾病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hs-CRP、年龄及基础肾功能对ACS患者行PCI后出现对比剂肾病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肠道病变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肠道病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P2hBG、HbA1C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肠道病变患者给予阿卡波糖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7.
<正>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是指因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性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的内膜和中膜分离,导致假腔形成,对真腔造成压迫,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的较为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1-2]。SCAD在年轻女性及缺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患因素的患者中更为常见,是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治疗。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计算BMI,观察2组患者血糖、血脂、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2)分别为(0.21±0.06)mm、(36.74±1.70)cm/s、(85.01±5.97)pg/mL、(5.51±0.19)ng/mL,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6.68±3.48)m/s、(67.66±5.42)m/s、(37.72±3.75)m/s、(54.77±3.86)m/s、(64.69±4.45)m/s,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与下肢运动能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肺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MP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5日于华润武钢总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45例,另选取2017年9月1—2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住院诊断治疗的MPP患者38例。对COVID-19和MPP的肺部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VID-19肺部CT征象1)分布:单侧发病5例,双肺发病40例,主要以胸膜下(40例)及小叶核心(38例)为主,2例重症患者见两肺弥漫分布;2)密度:仅为毛玻璃影(GGO)10例,GGO+实性兼有者35例;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43例,胸膜平行征33例,铺石路征38例,"反晕征"3例,2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可见肺气囊征象,未见空洞出现。MPP肺部CT征象1)分布:病变呈大叶性分布2例,大部分呈小叶性分布36例;双肺下叶病灶27例;2)密度:GGO 36例,病灶有实变21例;3)伴随征象:典型树芽征25例,小叶间隔局限性增厚21例。纵隔和肺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的积液征象。COVID-19实变率较MPP高(P<0.05),两者GGO及胸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和MPP的CT表现都以GGO为主,但COVID-19少见支气管壁增厚,分布为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区域,与支气管分布无关,病变实变率较高;MPP病灶与支气管分布关系密切,并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