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85篇
  免费   2395篇
  国内免费   446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947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9535篇
内科学   1582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255篇
特种医学   1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08篇
综合类   21108篇
预防医学   30761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1634篇
  83篇
中国医学   3485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1357篇
  2022年   1238篇
  2021年   1453篇
  2020年   1622篇
  2019年   1239篇
  2018年   723篇
  2017年   1212篇
  2016年   1532篇
  2015年   2134篇
  2014年   4735篇
  2013年   4922篇
  2012年   6920篇
  2011年   6663篇
  2010年   5637篇
  2009年   5659篇
  2008年   6111篇
  2007年   5341篇
  2006年   4923篇
  2005年   4932篇
  2004年   3635篇
  2003年   2615篇
  2002年   1858篇
  2001年   1474篇
  2000年   1156篇
  1999年   839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满足居家患者服务需求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分级诊疗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初步探索构建了医联体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认为基于分级诊疗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满足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患者享受同质化护理服务,促使护理资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调查分析互联网医院患者就医服务需求,探讨服务质量改进措施。方法自行设计基于Kano模型互联网医院患者就医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某院线上和线下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Kano分析法对服务需求进行分类,根据满意度影响力矩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诊前、诊中、诊后三个维度下的互联网医院19个服务项目中,基本属性6个,期望属性7个,魅力属性6个。影响力矩阵分析显示,1个项目归属于提升服务标准区,7个项目归属于创新服务项目区,5个项目归属于维系服务质量区,6个项目归属于提升服务质量区。结论Kano模型的科学应用,可优化互联网医院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和医院工作效率,助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公立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DRGs分析和比较,找出差异,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9年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和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利用四川省DRGs应用平台进行分组计算,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结果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2019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在医疗服务(总权重、覆盖DRGs组数和CMI值)、医疗效率(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中低风险及以下组病死率、标化病死率)上差异明显。结论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差距逐渐缩小;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内部发展不均衡,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低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建议持续提升民营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加强民营综合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同时政府须对民营医院强化监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实施DRG付费对患者住院费用及服务的影响,为医疗机构提出运行建议。方法利用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的16个省(市)376家三级医院中选取患者1 064 314人次,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DRG付费实施对患者住院费用及服务的影响。结果DRG付费实施后,患者总费用降低了3.05%(β=1-e-0.03,P=0.01)、自付费用增长了28.11%(β=e0.33-1,P=0.02)、医疗费用降低了5.13%(β=1-e-0.05,P=0.04)、药品费用降低了5.13%(β=1-e-0.05,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了4.08%(β=1-e-0.04,P<0.01),而对患者住院检查费用、耗材费用、是否使用抗生素、31天是否再住院、是否手术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实施DRG付费能够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床位周转率,关注高CMI值患者费用,优化临床路径,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高丹  何琳  李章超  尹欢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261-1077
【目的】在信息交流视角下,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法,探讨面向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科学信息交流模式框架,对国内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分别从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视角,归纳总结国内外科技期刊所开展的知识服务。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期刊在服务模式、手段和渠道的差异,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应从集团化经营模式、自动化出版流程、基于微信矩阵拓展服务项目等方面入手,完善自身的知识服务体系,实现知识生产向知识服务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996.
为解决基层卫生专业人才短缺、技术水平偏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河北省承德市经过10多年探索,用政策留人、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目前,全市行政村实现村卫生室、村医全覆盖,有村卫生室2716个,全市在岗村医3572人,9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群众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97.
《现代医院》2022,(1):13-18
目的 对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展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推进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方法 从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医生能力和服务效果等角度遴选10项评价指标。首先运用熵值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得到2010—2018年各年度我国各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静态评价值;其次,利用构建的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评价方法,得到各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动态评价值。结果 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动态评价值排名前十的省份有: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区,这些省域的动态评价值为正值,表示这些区域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趋于优化;而上海、天津、浙江、北京等地区排名后六,且动态评价值为负值,表示这些区域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退化趋势。结论 融合速度特征的动态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客观的评价出一段时间内我国基层医疗结构服务能力的变化趋势,得到的结果可为决策层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代际关怀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负性情绪、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11月在徐州市某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居住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院区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照护服务,试验组在常规照护服务的基础上实施代际关怀照护活动,比较2组干预前后抑郁、孤独、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7名老年人完成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人平均年龄分别为(76.89±4.95)、(75.38±4.98)岁,平均入住时长分别为(17.29±3.52)、(16.41±2.73)月,2组老年人平均年龄、平均入住时长及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2个月后抑郁评分[(12.90±1.88)分]低于对照组[(15.41±2.36)分],孤独评分[(12.59±3.91)分]低于对照组[(16.50±1.60)分],主观幸福感[(26.83±3.10)分]评分高于对照组[(23.18±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际关怀照护活动可有效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孤独的负性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尚未发现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但在临床实践中,RA患者因缺乏就医条件及合适的健康管理服务,导致治疗达标率低。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实现全面、全过程的健康保健服务。其中,慢性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慢性病的治疗效果。而整合型卫生服务通过调整服务方式和协同机制,能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卫生总投入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整体的卫生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此文系统梳理国内外RA健康管理服务进展及慢性病整合型卫生服务经验,有望为开展RA患者健康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刘墨  时彩丽  方建瑞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531-1533
目的 探讨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阳市某医院分娩并在产后42 d进行产后复查的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护理服务需求及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 018名产褥期产妇进行分析,年龄18~42岁,以26~30岁为主(36.0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本科为主(50.49%),在职者占比82.61%,居住地为城区者占比88.51%;初产妇786例,经产妇23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617例,剖宫产401例。护理服务需求总评分为(72.93±4.11)分,其中产妇生理护理需求维度评分得分率最高(83.56%),护理需求满足渠道维度得分率最低(70.8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73)、家庭年收入(β'=0.260)、是否参加孕妇学校(β'=0.055)、生产周期(β'=-0.072)、产次(β'=-0.428)是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阳市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需求较高,其现状受到产妇年龄、家庭年收入、是否参加孕妇学校、生产周期、产次等多因素影响,可以通过调动医院、社会及家庭等资源,根据不同产妇的不同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策略,满足不同情况产妇在产褥期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