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70篇
  免费   4881篇
  国内免费   1431篇
耳鼻咽喉   436篇
儿科学   253篇
妇产科学   488篇
基础医学   2545篇
口腔科学   1446篇
临床医学   5869篇
内科学   3084篇
皮肤病学   533篇
神经病学   2521篇
特种医学   26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058篇
综合类   12980篇
预防医学   4913篇
眼科学   2526篇
药学   4856篇
  44篇
中国医学   3213篇
肿瘤学   1343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1139篇
  2022年   1113篇
  2021年   1222篇
  2020年   1277篇
  2019年   976篇
  2018年   795篇
  2017年   1245篇
  2016年   1717篇
  2015年   2418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2040篇
  2012年   3130篇
  2011年   3476篇
  2010年   3135篇
  2009年   2577篇
  2008年   2893篇
  2007年   2535篇
  2006年   2251篇
  2005年   2624篇
  2004年   1980篇
  2003年   1961篇
  2002年   1600篇
  2001年   1361篇
  2000年   1034篇
  1999年   830篇
  1998年   761篇
  1997年   705篇
  1996年   729篇
  1995年   699篇
  1994年   551篇
  1993年   333篇
  1992年   340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心肌桥的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对15例心肌桥(13例有典型心绞痛,经正规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佳,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悸、晕厥)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手术(3例单纯心肌桥切开松解术,2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心肌桥切开松解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行体外循环下手术(5例心肌桥切开松解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单纯心肌桥切开松解术)。结果1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手术组手术时间(2.8±1.9)h;体外循环手术组手术时间(3.5±1.7)h,体外循环时间(59±37)min。无手术死亡及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心绞痛、心悸症状完全缓解,11例心电图恢复正常。15例随访0.5~7年,(1.9±1.2)年,1例复发心悸,其余患者无心绞痛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心肌桥具有良好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ini-PCNL)的护理配合。方法做好术前病人专科器械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加强配合工作,洗手护士掌握手术方法步骤,密切配合操作。认为术前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恰当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配合麻醉师密切观察病情,彻底清洗内镜器械等护理措施。结论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4.
本利用Ti:Al2O3可调谐激光器,经BBO品体倍频,获得了可调谐输出的巨脉冲激光;并利用370nm激光激发离体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组织的自体荧光实验,并作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了对结肠癌变的早期诊断的很有价值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颈静脉孔区肿瘤位于颅底深部,临近主要动静脉及颅神经,手术显露困难。介绍选用远极外侧入路能良好暴露该区。方法 经切除14例颅底颈静脉孔区肿瘤,三维CTA模拟手术入路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笔者就诊断特点、分型和手术入路选择等进行讨论,提出了选用远外侧入路对该肿瘤的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106.
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其治疗结果常不满意,主要是术后粘连问题。2000年3月~2006年12月笔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5例(95条)屈指肌腱断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总结Ⅰ期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行趾甲延长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趾甲延长方法对9例(男7,女2例)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趾甲延长术,其中拇指8例,食指1例.年龄18~46岁,平均25岁.在再造指距甲根皮缘5 mm处,去除1块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其高度2 mm,宽度与趾甲相等,将U形皮瓣向近端柔和推剥并缝合.结果:1例术后供区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再造的拇(手)指全部成活,可延长趾甲2~3 mm,改善了再造拇(手)指的外形,无指甲生长畸形发生.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趾甲外形较好.结论: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应用Ⅰ期趾甲延长术,使趾甲从短小向纵向延长,缩小手指甲与足趾甲之间差异,能改善再造拇(手)指甲外形,且不影响再造指的活动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桥小脑角血管走形异常并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1]。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已经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但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可能性[2]。我们采用锁孔手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疗效,在预防手术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一定  相似文献   
109.
文摘     
该文系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985年至2000年间339例在东京大学医院行椎板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所患疾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风湿性关节炎、脑瘫及其他可影响脊柱序列的疾病。在排除因C7椎体在X线平片上显示不清而无法测量Cobb角的病例后,最后入选7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手术范围为C2~731例,C3~729例,C1~75例,C3~63例,C3~T12例,C2~61例,C2~T11例;平均年龄60.0岁(26~83岁),平均症状出现时间3.0年(2个月~17年),平均随访4.0年(2~11年)。依据G椎板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S组18例,C2椎板被完全劈开;D组20例,行C2椎板下弧形切除减压;I组34例,保留C1、2椎板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