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58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1283篇
预防医学   69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46篇
  21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学龄前期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4-9月于本院接种白破疫苗的学龄前儿童240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人,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全程护理,比较2组接种配合度、疼痛感受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接种配合度90.00%、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3.3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17%、8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疼痛感受评分(3.33±0.62)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0.83%,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2±0.68)分、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期小儿预防接种过程给予全程护理,有利于减轻接种疫苗后的疼痛感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有效提高预防接种配合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在全程分娩管理模式下,为孕产妇提供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待产、分娩到产后康复(LDRP)一体化全程分娩管理模式(以下简称为LDRP管理)的84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进入产房时是否进入自然产程,将其分为自然临产组(n=441)和引产组(n=407)。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组孕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分娩年龄、孕次、孕龄、妊娠并发症,以及母儿结局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并经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702001)。结果①2组孕产妇分娩年龄、孕次和高龄孕产妇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分娩孕龄、经产妇占比、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引产组孕产妇均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促宫颈成熟或缩宫素进行引产,其中使用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分别为26.5%(108/407)、10.3%(42/407)、60.0%(244/407)、3.2%(13/407)。③2组接受LDRP管理孕产妇总剖宫产术分娩率(2.9%vs 7.1%)、会阴侧切率(20.1%vs 28.6%)、新生儿出生体重[3410 g(3180~3650 g)vs 3340 g(3040~3640 g)]、总住院时间[4 d(3~4 d)vs 4 d(4~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46、χ^(2)=7.894、Z=-2.730、Z=-5.112,P<0.05)。④2组LDRP管理孕产妇临产后剖宫术分娩产率、产后24 h出血率、产后24 h出血量≥1000 mL、异体红细胞悬液输注率和宫腔水囊压迫率和产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孕产妇LDRP管理具有一定可行性,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均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3.
34.
林锋  陈蕊 《中国热带医学》2001,1(2):149-151
目的 通过对海南省6个项目示范县实施七年效果分析,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各示范县自1992年第2季度至1999年第1季度的季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个示范县项目实施七年,共接诊可疑50980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0273例,其中涂阳7338例、涂阴2935例,涂阳登记率由第一年的39.5/10万,上升至第七年的48.1/10万,初治涂阳、复治涂阳的治愈率分别为94.1%、82.3%。结论 6个示范县项目实施七年来取得了明显效益,达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预期目标,为全省项目实施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5.
肝癌治疗全程管理的理念主要针对肝癌高危人群筛查、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学科诊疗的模式,基于已有的临床证据,提出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病人管理诊疗计划,将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等各环节有机整合,避免因单一学科以一己之长诊治病人或者多学科参与而缺乏有效衔接的状况。肝癌的全程管理涉及行政管理和临床多学科的专业工作,应始终围绕如何早诊早治、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改善病人就医体验、提高病人远期生存率为目标。  相似文献   
36.
黎金莲 《医疗装备》2021,(6):146-148
目的探讨导乐仪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对自然分娩产妇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5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与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导乐仪),比较两组新生儿体征情况、分娩结局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征较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在自然分娩产妇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降低新生儿较差体征的发生率,增加自然分娩发生率,同时可缓解产妇生产全程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7.
加强病案全程质量控制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堤 《广西医学》2000,22(3):672-672
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反映医院水平的标志。病案质量是在诊疗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总汇,只有对所有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病案整体质量。现谈谈其主要的环节控制。1 医师的自控  管床医生是病案原始资料的直接采集、组织、分析、记录者,是最基础的责任者,要保证病案记录的高质量,一定要抓好这一环节。应通过各类方式使他们在岗前与岗中不断学习,强化病案质量意识,熟练病历书写规范,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文字能力训练,提高自我临控能力。这样他们才能严格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病案的各项记录,才能在及时、准…  相似文献   
38.
1992年4月始海南省在各市县先后采用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方法(DOTS),对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近期疗效取得了满意效果.为更确切地评价方案效果,对1992年-1997年4月治愈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随机抽样1439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根据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仅仅依靠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开展行之有效的医德教育,浙江大学医学院通过建立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基础,以医德教育为重点,以全程分阶段的医学社会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系统评价为保证,努力探索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40.
全程陪伴分娩2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缩短总产程,减少围产儿产时病率,我院自1998年5月起开展了由有分娩和助产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取得了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998年5~11月,选择本院经“全程陪伴服务”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