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58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911篇
耳鼻咽喉   529篇
儿科学   3855篇
妇产科学   532篇
基础医学   1631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8220篇
内科学   3173篇
皮肤病学   526篇
神经病学   282篇
特种医学   20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5715篇
综合类   14410篇
预防医学   3694篇
眼科学   1584篇
药学   4995篇
  59篇
中国医学   2558篇
肿瘤学   297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758篇
  2022年   768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831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992篇
  2014年   1986篇
  2013年   2186篇
  2012年   3040篇
  2011年   3281篇
  2010年   3037篇
  2009年   3040篇
  2008年   3332篇
  2007年   3116篇
  2006年   3166篇
  2005年   3167篇
  2004年   2585篇
  2003年   2612篇
  2002年   2265篇
  2001年   1772篇
  2000年   1212篇
  1999年   1041篇
  1998年   1008篇
  1997年   976篇
  1996年   935篇
  1995年   842篇
  1994年   665篇
  1993年   438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目的探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小儿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中随机抽取130例,根据术后氧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面罩吸氧,观察组患儿术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2组患儿均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对比2组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患者氧疗后24h、48h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氧疗后24h的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氧疗后24h和48h的氧合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提高先心病患儿术后的舒适度,改善呼吸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林小燕  邹宇  邓梦夏 《广东医学》2020,41(17):1814-1817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鼻腔狭窄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先天性鼻腔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疗效及技巧。结果 8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全部患儿顺利出院,术后半年拔管,随访至术后1年,无再狭窄,手术治愈率为100%。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采用儿童内镜设备、金属尿道扩张子、鼻科骨钻和等离子刀行鼻道成形术,术后留置鼻腔支撑架治疗先天性鼻腔狭窄安全有效,对婴儿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3.
婴幼儿脐疝非手术治疗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脐疝是由于腹腔壁肌肉和腱膜在脐部留下来的先天性发育缺陷,使腹膜等组织从脐环向外突出而形成疝。绝大多数没有闭锁的脐环在2岁时能自行闭锁,因此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均可采取非手术疗法。现将改进的婴幼儿脐疝非手术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138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VSD1381例,男性835例,女性546例,年龄2天至55岁,平均(4.6±3.2)岁。体重2.5~80(14.5±10.7)kg,<10kg者487例(35.3%)。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823例,补片修补558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24例(其中11例年龄<6个月),死亡率1.74%;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7%。结论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效果满意。但<6个月龄的低体重婴儿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干下型VSD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术后应重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与治疗,重视对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5.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较少见,我科1990-2004年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小儿神经系统遗传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遗传性疾病(genetic disease)是由于遗传物质异常或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根据受累的遗传物质不同,遗传病分为: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病及体细胞遗传病等。在遗传病中80%累及神经系统,且绝大多数在小儿期起病,在国内报道较多的疾病有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37.
一期瘘管切除治疗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1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一期手术切除瘘管治疗高位复杂性直肠肛门瘘18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8.
1 病例报告 例1 男性,26岁。因高处坠落导致会阴部损伤、尿道直肠瘘和会阴部感染入院。先后施行膀胱、乙状结肠造瘘及多次尿道重建、成形术,排尿恢复。但因肛门狭窄、结肠造口不能回纳转入我科。查体:会阴部皮肤有瘢痕,肛指检查只能插入示指末节,且病人感觉剧烈疼痛。用直径10mm的子宫颈扩张器进行扩肛,每天2次。逐渐换用直径较长的扩张器并延长扩张时间。70天后可放入直径20mm的扩张器,随后将乙状结肠造口回纳,重建肠道。随访2年,排便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肛门手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方法5例术后多次复发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3~13岁。腹部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远端尽可能从骶前向盆腔分离肠管,近端肠管游离保证正常结肠能无张力拖至肛门处吻合。低位盆腔肠管分离通过后矢状位切口(肛缘后上1cm),正中切开直肠后壁,直肠内剥离黏膜至齿状线,直视下修补瘘口,近端切断结肠,将正常结肠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所有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污粪,未见瘘管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游离结肠、直肠,创伤小,视野清晰,避开了粘连紧密的瘘管分离,完整结肠拖出避免了瘘管的复发,后矢状路直肠切开能直视下显示并修补瘘管。  相似文献   
40.
对28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实施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6分。提示术前加强指导,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详细指导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