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96篇
  免费   1740篇
  国内免费   852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153篇
基础医学   731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7596篇
内科学   4565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901篇
特种医学   53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503篇
综合类   13812篇
预防医学   2119篇
眼科学   927篇
药学   4331篇
  80篇
中国医学   1068篇
肿瘤学   482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783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869篇
  2020年   1001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1051篇
  2014年   1886篇
  2013年   1988篇
  2012年   2457篇
  2011年   2697篇
  2010年   2500篇
  2009年   2606篇
  2008年   2840篇
  2007年   2523篇
  2006年   2251篇
  2005年   2557篇
  2004年   2006篇
  2003年   1821篇
  2002年   1416篇
  2001年   1153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764篇
  1998年   696篇
  1997年   791篇
  1996年   626篇
  1995年   589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480篇
  1992年   375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95篇
  1989年   342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4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5例,胃癌2例,Dieulafoy病1例,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9例,胃肠术后吻合口出血8例,肝胆疾患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10例,Crohn病5例、肠道憩室出血6例、小肠炎或溃疡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中度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例,直结肠癌5例.74%(58/78)的患者DSA造影阳性,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者33%(26/78),术后吻合口出血直接征象者83%(15/18).介入治疗的病例中动脉药物灌注15例,技术成功率60%(9/15),临床成功率40%(6/15);栓塞36例,技术成功率86%(31/36),临床成功率72%(26/36);介人治疗后再出血率16%(8/51),其中1例栓塞后再呕血经胃镜治疗无效死亡.DSA造影和介入治疗后手术者27例,造影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21/27).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DSA对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定位、定性有着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择期手术和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52.
沈敏  吴磊 《上海护理》2006,6(2):25-26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检查术是一种侵袭性医疗检查。多数患者由于恐惧、紧张承受不了术中的痛苦,常常不能配合检查而导致医疗检查失败,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更是如此。我院采用异丙酚自控镇静(patient controlled sedation,PCS)用于老年患  相似文献   
53.
清洁灌肠是医疗及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肛门括约肌张力松弛的患者对其灌肠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抓紧肛管,灌洗液经肛门及肛管之间大量外溢,无法达到清洗灌肠的目的。也无法配合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需要泌尿系造影、钡剂灌肠造影及术后长期卧床而肛门括约肌又松弛的患者)。笔者改刷球囊导尿管替代肛管行清洁灌肠,经临床实践,达到清洁灌肠的目的,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31例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 (或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分水岭脑硬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发生率72.4%(21/29)及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5.86%(22/29)均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22.6%(7/31),35.48%(11/31)。进展性脑梗死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55.17%(16/29),高于完全性脑硬死组的12.90%(4/31)。溃疡性斑块发生率在进展性脑梗死组48.28%(14/29)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16.13%(5/31)。结论中重度脑动脉狭窄及溃疡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检查及处理脑动态狭窄以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在1991年1月-2004年12月间1569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常规经胆囊管造影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结果1023例无胆总管探查指征,经术中胆囊管造影51例,阳性49例,经探查证实有结石,546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经胆囊管造影158例阳性,151例探查证实。结论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常规经胆囊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能有效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56.
52例心房纤颤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房纤颤(下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是房颤的一个常见原因。为探讨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作者对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房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房颤患者的冠心病诊断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7.
反复误诊为肺结核的支气管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坚  邓春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6,27(6):912-912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寒颤、发热5年余,再发5 d于2005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症.当地医院胸片检查示:右上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00年来曾多次诊断“肺结核”,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入院体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胸部CT(2005年6月9日):右上叶前段、后段可见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右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58.
临床上对疑有宫腔病变的患者常用超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宫腔镜等方法检查.近年,宫腔声学造影技术用以诊断宫腔病变的价值受到了重视,现将我院宫腔声学造影(sonohyste rography,SHG)诊断官腔病变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9.
杨苏萍  岑梅 《医学文选》2002,21(5):653-654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 ( CAG)技术的不断深入开展 ,为体表心电图 ( ECG)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提供了可靠依据。先将我院 1 997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4月收治的 41例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的 ECG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1例 AMI为本院 1 997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4月首次发现 AMI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34例、女性 7例 ,年龄 37~ 78岁 ,男女之比为4.8∶ 1。所有病例体表心电图 1 2导联 ECG有梗死图形改变、ST- T改变、心肌酶谱增高 ,符合 WHO分型诊断标准 ,各例与发病后 3周内行 CAG,冠状动脉狭…  相似文献   
60.
梗阻性黄疸诊断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