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43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0篇
  6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991.
昏迷病人静脉穿刺时 ,血管经常选择在四肢 ,特别是关节部位。由于昏迷病人不合作及静脉特点 ,穿刺成功率低 ,易导致滑、脱针现象 ,给病人带来痛苦 ,给工作带来麻烦 ,故应加强固定。以往常用夹板及压舌板或纸壳等缠纱布 ,两端用胶布固定。因质地较硬 ,且影响静脉回流 ,故致患者不适 ,固定效果不满意等。因此需要一种既舒适又能达到固定目的并能使输液顺利进行的固定器 (附图 )。现将我们研制的充气式固定器的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如下 :1 充气式固定器的研制此器具由充气囊、平板及外套三部分组成。具体制作 :用乳胶制作一长 15cm、宽 6cm、…  相似文献   
992.
体温是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之一,麻醉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体温降低,低体温带来大量并发症,术中保温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和舒适性、经济性有着积极的意义,需要得到麻醉医生的重视。本文围绕全麻患者低体温的现象,了解全麻期间低体温的机制,讨论对低体温的处理措施及利弊,提示临床麻醉中的体温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介绍了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功能和特性,同时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医用降温仪上的设计电路及显示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温膨宫液在宫腔镜电切中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为室温组,其膨宫液和静脉输液的温度为室温下19~24℃;另一组为温膨宫液组,其膨宫液温度为37℃,静脉输液的温度为37℃,两组均覆盖棉被,观察两组体温变化和两组患者肢体发冷、寒战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室温组体温下降1.9~3.2℃,平均2.1℃,温膨宫液组体温下降0.1~0.3℃,平均0.1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室温组肢体发冷100%,寒战30%,患者满意33.3%。温膨宫液组肢体发冷10%,寒战6.6%,患者满意度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温膨宫液在宫腔镜电切中的应用,能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手术并发症反应和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的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ASA Ⅰ~Ⅱ级,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试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120 min和术毕的鼻咽温度.麻醉前,术中30、60、90、120 min和术毕,术后24、48、72、120 h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老年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含量.结果 Ⅰ组麻醉后30、60、90、120 min及术毕时体温(℃)[分别为( 36.52±0.08)、(36.22±0.07)、(35.83±0.07)、(35.68±0.06)和(35.65±0.06)]较麻醉前(36.86±0.08)和Ⅱ组同时间体温(℃)[分别为(36.83±0.12)、(36.80±0.10)、(36.78±0.11)、(36.76±).10)和(36.80±0.11)]明显降低(P<0.05).Ⅰ组在术中30、60、90、120 min和术毕时的PT(s)[分别为(16.12±0.31)、(16.32±0.51)、(16.21±0.33)、(16.320.42)和(16.32±0.32)]、APTT(s)[(39.3±3.3)、(39.2±3.2)、(42.2±3.1)、(43.4±3.2)和(44.4±3.3)]、TT(s)[(16.2±1.0)、(16.3±1.1)、(17.1±1.4)、(17.3±1.4)和(183±1.4)]较麻醉前的PT( 14.12±0.21)s、APTT(34.3±1.5)s和TT( 14.1±0.5)s以及Ⅱ组同时间的PT(s)[分别为(13.32±0.23)、(13.42±0.21)、(13.32±0.22)、(13.42±0.31)、(14.21±0.12)]、APTT(s)[分别为(35.3±1.4)、(35.2±1.3)、(34.2±1.4)、(34.2±1.4)、(34.1±1.3)]和TT(s)[分别为(14.0±0.4)、( 14.4±0.3)、(14.2±0.4)、(14.2±0.5)、(14.0±0.4)]明显延长(P<0.05);Ⅰ组在术中120 min,术毕和术后24、48、72 h时的PLT含量(×109/L)[分别为(178±13)、(121+15)、(131±34)、(123±35)、(166±14)]较麻醉前(213±12)×109/L和Ⅱ组同时间的PLT含量(×109/L)[分别为(209±14)、(192±13)、(198±17)、(203±18)、(216±15)]明显降低(P<0.05);Ⅰ组在术后24、48、72h的DD含量(mg/L)[分别为(1.01±0.11)、(0.82±0.13)、(0.71±0.12)]和vWF的含量(%)[分别为(220±23)、(183±20)、( 126±18)]较麻醉前DD含量(0.41±0.12) mg/L和vWF含量(92±12)%以及Ⅱ组同时间DD含量(mg/L)[分别为(0.44±0.12)、(0.45±0.22)、(0.45±0.21)]和vWF含量(%)[分别为(94±12)、(96±13)、(95±11)]明显升高(P<0.01),同时间Ⅰ组FBG的含量(%)[分别为(1.5±0.3)、(1.6±0.3)、(2.1±0.3)]也较麻醉前(2.5±0.3)%和Ⅱ组(%)[分别为(2.5±0.4)、(2.5±0.4)、(2.5±0.5)]明显降低(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性保温能够部分减轻老年患者术后止血功能抑制程度,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悬挂式保温杯保温法在腹腔镜手术镜头防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胃癌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传统保温杯保温法防雾,B组采用悬挂式保温杯保温法防雾,比较两组保温杯保温时间、更换时间以及撒出污染、烫伤、镜头摔倒损坏等意外发生率。[结果]两组保温时间、意外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挂式保温杯保温法在腹腔镜防雾应用中既安全又便携,保温效果较传统方法更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手术期体温监测与保温措施对创伤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后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寒战发生率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全身麻醉患者在术中通过体温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对防止患者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赵晓燕 《工企医刊》2014,27(5):1027-1027
目的 探讨变温水毯在重症手足口病高热患儿应用中的护理.方法 36例重症手足口病高热患儿应用变温水毯观察体温变化.结果 通过调节毯面温度28例患儿体温在24-72h后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本组患儿应用变温水毯后能在短时间内使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在改善预后减轻脑损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方勇  连爱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91-592
目的探讨注重术中全程持续联合保暖对肺癌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术中保暖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特别注重全程持续联合保暖措施的应用,监测两组患者进入手术间时、麻醉开始时及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120min及术毕、入恢复室10min的肛温。结果两组患者入室与麻醉开始时及手术开始时的体温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在入室10min后麻醉开始前即有明显不适感,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120min及术毕的体温比较,对照组体温低于观察组,且麻醉苏醒时间相对延长,拮抗药使用增多。结论全程持续联合保温护理措施可使肺癌患者术中体温相对恒定,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有利于保持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有利于术毕患者的麻醉苏醒和术后恢复,并可降低寒颤、发热甚至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在婴幼儿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全麻手术的婴幼儿患者,针对不同个体患儿的体质,通过采用调节室温、输液加温器、循环水温毯和充气升温毯等综合措施对患儿进行术中保温护理。结果 68例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未发生因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可以对手术的婴幼儿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及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