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9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81.
智能下肢假肢、生物信息源控制的上肢假肢、有机硅人体仿生材料等假肢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促进了假肢矫形器临床应用的新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围绕伤员康复目标应用假肢矫形器。应用临时假肢装配技术、全接触接受腔技术可有效促进伤员康复。安装矫形器既要遵循生物力学原则,又要从医学角度注意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的功能评价是应用假肢矫形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2.
背景:假肢接受腔作为截肢患者肢体残端和假肢之间载荷传递的惟一通道,是影响假肢适配性的重要部件.假肢接受腔的三维建模是接受腔实用性的关键,可以在测量时得到更准确的数据.目的:建立假肢接受腔计算机三维模型,为接受腔有限元分析提供数据基础,为加工制造接受腔提供可靠的参数.方法:选择1例32岁右侧小腿截肢的男性患者,髋关节各肌力正常,髋18°屈曲挛缩,其他关节活动度正常.根据患者CT和核磁共振扫描图像,采用Mimics10.0软件处理数据,构建假肢接受腔计算机三维模型,准确模拟残肢和接受腔的结构.结果与结论:建立的小腿残肢和接受腔计算机三维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接受腔和残肢的几何特征和外部轮廓.假肢接受腔三维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制作的成功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依靠手工设计、测量、取型、修型等落后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83.
背景:如何实现穿戴者的舒适性、运动的灵活性一直是假肢膝关节研究的焦点。 目的:分析膝关节运动过程的瞬心规律,构造合适的评价函数,使其更好地满足穿戴者舒适与自然的要求,进而得到假肢膝关节结构参数。 方法:选取假肢膝关节四连杆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并利用三心定理,推导出连杆瞬心轨迹。考虑穿戴者运动的舒适性,建立了打分系统模型作为评价函数。进一步考虑假肢运动的自然性,以膝盖弯曲过程中实际瞬心与理想瞬心总偏差最小,以及上述的评价函数最大值作为双重优化目标,以假肢膝关节机构仿生学约束、双摇杆机构尺寸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 结果与结论:运用主要目标法,并通过MATLAB编程得到了优化后的假肢膝关节机构的参数。所设计的四杆机构较好地协调了假肢穿戴者的舒适性与运动的自然性。   相似文献   
384.
背景:传统的下肢假肢行走状态改变时膝关节阻尼不能随之改变,假肢跟随性差,变化范围小。 目的: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下肢假肢控制方法,实现假肢侧对健肢侧的实时跟踪和步速跟随。 方法:智能下肢假肢采用带固定式气缸阻尼器的四连杆机构,采用有限状态机的控制方法,感知当前的步态事件,触发步态状态的转变,调整对应的步态模式,得到步态规划的输出动作。 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智能下肢假肢能够进行步速识别和步态识别,控制器输出不同的控制策略,控制步进电机调整膝关节阻尼的大小,假肢侧能够对健肢侧进行实时跟踪和步速跟随。  相似文献   
385.
背景:目前主要采用强度高,质量轻的高分子材料来制造假肢零部件,其中热塑性塑料板材、树脂基复合材料、低温热塑材料采用最广泛。 目的:分析假肢常用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皮肤的摩擦学及生物学相容性。 方法:由作者检索1990/2008万方数据库有关假肢的常用材料及其与皮肤摩擦学和生物学相容性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聚乙烯、聚丙烯以及改性聚酯等热塑板材,低温热板材料,硅橡胶,钛合金等均与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与人体皮肤摩擦学方面各有优缺点,今后应以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为基础,不断改进假体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更进一步探讨假体材料在人体内生理环境下的摩擦行为,找到更为确实可靠的理论依据进行体外实验,以便更好的设计假体模型,达到仿生效果。  相似文献   
386.
地震会导致多种类型的严重损伤.假肢与矫形器的使用,使早期康复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康复训练最大限度的发挥残存功能.实现患者的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38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将神经网络与AR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算法。该算法能成功地从腕伸肌和腕屈肌的两道表面肌电信号中识别脱伸、腕屈、腕内旋和腕外旋四种运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用AR模型参数作BP网输入的肌电模式分类器,运行速度快、识别率高、鲁棒性好,在假肢等人一机仿生系统的控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8.
389.
300例下肢截肢术后残肢与假肢代偿功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肢术被视为一种破坏性手术 ,已越来越受到医疗界同仁的重视和关注。 2 0 0 0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9月 ,来我中心初次安装下肢假肢的患者 3 0 0例 ,我们对其残肢及安装假肢后的代偿功能进行了随访、调查和评价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 87例 ,女 1 1 3例 ,年龄 2 -63岁。截肢时间最长的 2 7年 ,最短的 2个月 ,小腿截肢 2 0 4例 (踝关节离断 7例 ) ,大腿截肢 96例(膝关节 5例 )。因外伤性截肢 2 76例 ,骨瘤及脉管炎截肢 1 5例 ,糖尿病截肢 3例 ,其它原因截肢 6例 ,其中双下肢截肢 1 0例。本组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医院…  相似文献   
390.
如何做好截肢康复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现代截肢康复的观点,结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5年来住院截肢患者120例康复情况分析对如何做好截肢康复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以供国内开展截肢康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