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44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152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6篇
  7篇
中国医学   2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辅助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在抗炎、改善通气基础上观察加用依那普利后心衰改善情况。结果: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相比肺心病心衰症状改善明显,心率下降明显,而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依那普利可改善肺心病心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将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自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6月我们用国产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用药治疗 1、2级原发性高血压 ,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 (A组 ) ,其中 1级(SBP 140~ 15 9mmHg和 /或DBP 90~99mmHg)高血压 2 5例 ,男 16例 ,女9例 ,平均年龄 44岁 (34~ 6 2岁 ) ,2级 (SBP 16 0~ 179mmHg和 /或DBP 10 0~ 10 9…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和尼群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37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依那普利治疗组(n=18,5~10mg/d)和尼群地平治疗组(n=19,5~10mg/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另设2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tPA活性明显低于、PAI-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H患者纤溶活性与高血压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治疗后两组血压显著下降并且程度相似.依那普利组tPA活性显著升高,PAI-1活性显著降低.尼群地平组tPA、PAI-1活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依那普利能提高EH患者纤溶活性,尼群地平无显著影响,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的EH患者,选择能够提高纤溶活性的降压药物,对患者可能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使用依那普利前后血清Ⅲ、Ⅳ型前胶原、透明质酸的浓度变化;探讨依那普利干预血清前胶原生成以及抑制左室肥厚(LVH)形成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免技术测定37例EH患者及21例体检正常者血清Ⅲ、Ⅳ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PⅢP、PⅣP)及透明质酸(HA)浓度。EH患者口服依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EH组血清PⅢP、PⅣP、H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治疗后EH组相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PⅢP、PⅣP、HA水平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依那普利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清PⅢP、PⅣP、HA的生成,具有抑制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杨捷 《宜春医专学报》2000,12(4):241-245
目的:探讨依即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服用依那普 治疗,用彩色普勒超声心电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均明显减少,舒张早期流速峰值明显增大,房缩期最大流速下降,两比值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无变化。结论:依那普利可有效地抑制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6.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报告发病率在60岁以上约 35%~ 4 0 % ,70岁以上 50 %。现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趋向于降压作用缓和和疗效持久 ,副作用小的药物。比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ACEI)。非洛地平和依那普利具备了以上特点作者应用这二种药物对 5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作一观察比较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0例均系本院 1998年 1月~ 1999年 2月老干部区的住院患者 ,根据 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并经病史、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50例随机分为二组。非洛地平 (扬州制药厂…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原发性高血压的24h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例重症原发性高血压(Ⅲ级)患者在接受依那普利拉治疗前3d,未用任何降压药物.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1.25mg+0.9%NaCl20ml,每6h注射1次,共4次.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第1次注射依那普利拉1.25mg,以后每次注射根据血压调整依那普利拉的用量.结果治疗后24h动态血压(ABPM)呈平稳下降,每6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注射后6h及24h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5%和9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次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原发性高血压可使24h血压平衡下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8.
比较了西拉普利(商品名抑平舒)与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单独或合并氢氯噻嗪(又名双克)治疗的疗效,并观察长期治疗中对左室(LV)重量、LV舒张功能的影响。1临床资料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分为抑平舒与依那普利2组。抑平舒组:50例,男35例,女1...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耳郭微血管反应性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影响。方法 用冷热刺激诱发微血管收缩与舒张,分别用血流量变化幅度和时相评价血管舒缩能力及微血管顺应性。结果 RHR血压升高的同时,微血管对热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降低,对冷刺激的反应性升高,去除刺激后血流由最大变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延迟,伴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升高和硝酸盐/亚硝酸盐(NO)水平降低。依那普利可有效改善上述变化。结论 RHR微血管对舒缩刺激的反应性异常;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改善微血管反应性作用,其机制与维护内皮功能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50.
2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4月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EHF) 64例 ,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 0例均为 5d内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7年卫生部制订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EHF特异性抗体 (Ig M)阳性 ,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4例 ,男 3 8例 ,女 2 6例 ,年龄 18岁~ 62岁 ,平均住院 3 .8d;入院时病情定度为 :中度 40例 ,重度 2 4例。对照组 56例 ,男 3 5例 ,女 2 1例 ,年龄 16岁~ 61岁 ,平均住院时间 4.1d。住院时病情定度 :中度 3 5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