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82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039篇
基础医学   414篇
临床医学   6128篇
内科学   441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4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52篇
综合类   12857篇
预防医学   477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506篇
  95篇
中国医学   5708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639篇
  2021年   952篇
  2020年   943篇
  2019年   1123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1033篇
  2016年   1047篇
  2015年   1202篇
  2014年   2618篇
  2013年   2553篇
  2012年   2698篇
  2011年   3029篇
  2010年   2849篇
  2009年   2399篇
  2008年   2199篇
  2007年   1887篇
  2006年   1600篇
  2005年   1636篇
  2004年   1371篇
  2003年   1313篇
  2002年   1087篇
  2001年   882篇
  2000年   670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对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妇96例,采用缩宫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46),接受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宫底高度变化、子宫收缩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0% vs 78.2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0.5 h、2h、4 h、24 h出血量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 d、5 d宫底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P0.05)。治疗期间,两组产妇均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胸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总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8%)(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用于预防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可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97-99+104
目的考察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对女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产检并分娩的320例产后出血孕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正常分娩的健康孕妇2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及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并采用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各参数对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BMI及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24 h相比,研究组产后24 h患者的DBP、SBP及Hb均显著降低,而HR和SI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产前相比,产后24 h患者的SBP、HR及SI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产前相比,产后24 h患者的DBP、SBP、HR及Hb均显著降低,而SI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休克指数和舒张压对产后出血具有预警作用(P0.05)。结论休克指数和舒张压可作为评估女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指标,临床应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估运用手术二联疗法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40例患者按照人为加随机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运用二联疗法,对照组运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疗效好,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出血量比较,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二联疗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总体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基于多巴胺D2受体(DRD2),考察小剂量麦芽4个化学部位的催乳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麦芽生物碱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ig甲磺酸溴隐亭方法制备缺乳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均ig给予相应的药物,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RL、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垂体中泌乳素受体及DRD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RL、P及E_2水平、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麦芽总生物碱组大鼠乳腺小叶体积明显增加,导管明显扩张,且导管及腺泡内含有大量乳汁。麦芽总生物碱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PRL、P、E_2水平及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结论麦芽催乳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总生物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RL分泌,增加脑垂体PRL受体、降低DRD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产后测试盆底肌肉肌力低于Ⅲ级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产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并配合日常自主盆底肌锻炼(Kegel锻炼);对照组产妇采用健康宣教配合Kegel锻炼。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肌电位及肌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分度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锻炼可提高产后盆底肌功能,治疗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效果确切且比较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7.
48.
王俊  张超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6):907-908
晚期孕妇血液的凝血状态.对预测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导致急性DIC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意义。而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亦酶时间(T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FIB)是判断机体止血和凝血变化与筛查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9.
张蔚 《健康问答》2006,(7):50-50
我产后未满一个月时。肩背开始疼痛,产后42天腰骶骨也开始疼痛,现服用中药已经100多服。肩背和腰骶骨仍是酸痛,并因此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请问我的疼痛真的是“不可救药”了吗?  相似文献   
50.
王守军  王晓娟 《护理研究》2006,20(1):147-148
产后出血是分娩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预防产后出血是减少产妇病死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探寻一种安全、简单、高效的预防方法,在产后立即给产妇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