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1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31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850篇
内科学   119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4212篇
预防医学   251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18篇
  23篇
中国医学   1240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890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该病发病隐匿,经过缓慢,易迁延失治,愈后差,约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硬化合并肝癌。临床实践证明,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就明显提升。为了总结经验,指导实践,现对乙型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因、病机、防治提出一些浮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2.
乙肝病人前S1抗原与HBV-M、HBV-D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肝病毒 (HBV)外膜蛋白包括S、前S1和前S2蛋白 3种成分。前S1蛋白 (pre-S1 )在病人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 (HBV -M)、HBV -DNA的关系 ,我们对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前S1抗原和乙肝标志物、HBV -DNA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共计2 0 0份血清标本。 (2 )pre-S1抗原检测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试剂由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MR -70 0 0酶标仪。 (3)HBV -M :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48-2048
答:Ⅱ型变态反应是由体内存在的天然血型抗原,或由外来抗原、半抗原和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相应靶细胞表面抗原作用后引起的。参与反应的抗体多属IgG,少数为IgM,当抗体与靶细胞本身的表面抗原或与靶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半抗原结合,或抗原与抗体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吸附于靶细胞表面后,通过三个不同的作用途径损伤破坏靶细胞:(1)激活补体系统,使靶细胞溶解;(2)通过免疫调理被吞噬细胞吞噬溶解破坏;(3)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  相似文献   
107.
抗乙肝表面抗原中草药的筛选(体外及树鼠句动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性的中草药.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动物实验采用本室自己建立的乙型肝炎树鼠句感染模型.结果:通过体外试验,从200种常用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较明显抑制HBsA活性的5种药物,它们分别是珍珠草(叶下珠)、桑椹子、五倍子、丹参和仙茅,这5种药物可使HBsAg滴度从1∶327 68降至1∶16.进一步在树鼠句体内进行抗乙肝病毒抑制试验,仅有珍珠草和五倍子有清除HBsAg的作用.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均表明珍珠草及五倍子有较强抗HBsAg作用,值得进一步作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使用“乙肝复康”定型方煎剂,对治疗乙型肝炎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用“乙肝复康”煎剂治疗170例。对照组用护肝西药治疗60例,2组疗程相同,全部病例均给予单程治疗。结果:无论是急性肝炎还是慢性肝炎,治疗组促使ALT复常和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复康”经临床重复验证,对各类乙肝有较好治疗作用,且基本无明显毒副作用,其治疗可行性,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109.
将1990年5月至1995年4月收治的病情相同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肝特异性胎盘肽联合高效价人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HBeAg阴转率为50.98%,抗—HBe阳转率为29.41%,ALT复常率为45.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0.
肝移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的来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是预防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主要药物之一,据信与拉米呋啶合用可取得令人满意的预防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未使用HBIG的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后近期乙肝表面抗体总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