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46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943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91篇
  10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临琪  郁昕  杨晓蕴  冯星 《江苏医药》2004,30(2):143-144
国内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运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我院1999年~2002年运用长效GnRHa治疗ICPP并对其疗效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72.
中枢性尿崩症50例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中枢性尿崩症 5 0例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1.病因 :以特发性居多 ,继发性中以肿瘤为最多见 ,遗传性仅 1例。 2 .治疗 :肿瘤以手术及放疗为主 ,其他以补充激素为主。结论 对中枢性特发性尿崩症患儿应询问家族史 ,其中有些病例可能属遗传性中枢性尿崩症 ,因抗利尿激素基因突变所致。MRI对早期诊断及追踪治疗有重要意义。弥凝替代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患者22岁,孕1产0。因停经39周,自觉腰酸2d,偶感胸闷气急,不能忍受继续妊娠,于2003年8月20日入院要求终止妊娠。患者20余天前,尿量及次数较前增多,因无其他不适,未就医。患者既往体健,月经无异常。入院查体:身高140cm,体重58kg,呈矮胖型。一般情况佳。宫高34cm,腹围103cm,胎位LOA,先露头未入盆,高浮,无宫  相似文献   
74.
γ-氨基丁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γ-氨基丁酸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应用γ-氨基丁酸注射液致25例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5例ADR发生在静滴5~10min;6例发生在用药20min左右;4例发生在用药结束后1h左右。结论:γ-氨基丁酸注射液发生ADR的机制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输液浓度或滴速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本品时,需掌握剂量、浓度,控制滴速。  相似文献   
75.
脑性瘫痪(CP)指发育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随着临床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早产儿死亡率下降,CP已经成为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CP患儿多数生活不能自理,给患儿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采用以  相似文献   
76.
刘某,男,18岁,2005年11月4日初诊。主诉:口渴、多饮、多尿5个月。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伴有发热,手足心热,头枕部疼痛,睡眠可。于当地医院确诊为尿崩症,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遂入住某省级医院,经治疗1w后好转,出院后,给予鞣酸加压素注射液0.5mL/次,肌注,2d1次维持治疗,用药后头痛加重。自述近半年体重增加10kg左右。刻下: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色白,睡眠可,苔薄黄,脉沉缓。辨证属肾虚气化不利,阴虚内热,治以补肾气,清虚热,复气化。方用金匮肾气丸合五苓散加减:生地20g,山萸肉15g,炒山药15g,泽泻10g,茯苓20g,丹皮10g,桂枝10…  相似文献   
77.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是由于性腺轴功能提前发动,使生长/成熟呈负平衡状态,即身高增长慢于骨龄增长,最终使成年身高受损。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生长轴在性早熟中扮演重要角色。近些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对GH/IGF-1促生长轴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对GH/IGF-1促生长轴中诸多关键因子的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解中枢性性早熟及对其治疗后GH/IGF-1促生长轴的变化,对试图通过影响GH/IGF-1促生长轴而最终改善性早熟患儿身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16岁。主因“口干、多饮多尿1年”于2005年7月入院。患者曾于2004年9月因多饮多尿,尿量7000—10000ml/d第一次住院。经禁水加压试验及相关化验诊断为“特发性中枢尿崩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减”给予弥凝、左旋甲状腺素等治疗,病情一度好转,4个月前自行停用弥凝,仅服用左旋甲状腺素50μg/d至今。入院时食欲不振,便秘,晨起感恶心无呕吐。尿量约2000ml/d,夜尿2—3次,尿量1000ml左右。既往体健,无颅脑外伤史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查体:血压90/60mmHg,身高151cm,体重32.5kg。发育不良,营养较差。眉毛稀疏,无胡须、腋毛及阴毛。睾丸发育差,阴茎短小,余均阴性。  相似文献   
79.
孙谊 《山西中医》2005,21(4):26-26
王某某,女,65岁,教师,2004年9月21日初诊。  相似文献   
80.
眩晕是临床高发症状之一,它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患者出现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并且能够明确叙述自身转动或环境转动的现象。中枢性眩晕多是脑血管病变的征兆,尤其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加重脑血管意外风险。目前中枢性眩晕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大,适应证少,多为对症处理,疗效欠佳,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眩晕,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整体调节、未病先防的优势,作为减少脑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