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055篇
  免费   16610篇
  国内免费   9266篇
耳鼻咽喉   3667篇
儿科学   5358篇
妇产科学   3421篇
基础医学   11063篇
口腔科学   3945篇
临床医学   61736篇
内科学   35085篇
皮肤病学   7059篇
神经病学   10055篇
特种医学   116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1篇
外科学   25189篇
综合类   114811篇
预防医学   33517篇
眼科学   6370篇
药学   52409篇
  606篇
中国医学   46712篇
肿瘤学   6756篇
  2024年   2424篇
  2023年   8695篇
  2022年   7843篇
  2021年   9839篇
  2020年   9631篇
  2019年   9678篇
  2018年   4710篇
  2017年   8208篇
  2016年   9687篇
  2015年   11296篇
  2014年   20378篇
  2013年   19987篇
  2012年   24805篇
  2011年   26939篇
  2010年   25601篇
  2009年   24955篇
  2008年   28228篇
  2007年   25636篇
  2006年   23606篇
  2005年   24250篇
  2004年   18563篇
  2003年   17312篇
  2002年   14290篇
  2001年   12349篇
  2000年   9358篇
  1999年   6861篇
  1998年   6217篇
  1997年   5571篇
  1996年   5053篇
  1995年   4337篇
  1994年   3529篇
  1993年   2330篇
  1992年   1774篇
  1991年   1760篇
  1990年   1379篇
  1989年   1254篇
  1988年   447篇
  1987年   404篇
  1986年   282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加减方口服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肌电图检查相关指标、面部神经功能分级的变化,测定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92.59%、75.93%,以观察组临床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闭目、抬眉、鼓颊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电图结果RI潜伏期低于对照组,CMAP波幅高于对照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GD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肌电图指标,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断其起效可能与通过调控血清中TNF-α、GDNF、IL-17等水平以减轻患者神经病变的炎性反应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I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均采用VATS手术治疗,A组(54例)患者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B组(60例)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肺功能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B组患者(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FEV1%、FVC%、MVV%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A组患者的FEV1%、FVC%、MVV%测定值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手术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B组患者(13.3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45.
张瑾  张超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2):1189-1192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进步,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获得延长,但是HCC骨转移发生率则显著升高,HCC骨转移的筛查与诊治已成为全球性热点与难点问题。明确HCC骨转移的致病机制有助于临床肿瘤筛查及诊疗手段的提高,血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HCC骨转移的主要致病机制,骨微环境使得HCC骨转移持续发生。明确HCC骨转移的预后因素有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但目前尚未就HCC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达成共识。本文就HCC骨转移分子病理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健脾补肾是其基本治法。笔者以李东垣脾胃论及其阴火学说指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案,今归结为如下几点:(1)健脾为先,补益脾肾畅气机,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逍遥散等方加减;(2)升阳除湿,甘温健脾散阴火,常用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健脾祛湿和络方等方剂加减;(3)祛风和络,固御肌表断诱因,益气祛风固表常用生黄芪、白术、苏叶、防风、荆芥、连翘等药;风邪客肾络者常用防己、穿山龙、蝉蜕、地龙、荷叶等药;(4)治病求本,因人而异调体质。  相似文献   
47.
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因其不像其他脏腑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几千年来对三焦的争论颇多。《黄帝内经》属于六腑的三焦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从无形的功能到有形的网膜、膜腠、少阳三焦膜系等。现代医学对人体肠系膜胸腹膜间质组织等的不断认识,中医学对人体三焦认识超越现代医学的部分体现出来。三焦为人体脏腑联系的膜性管状通道,为上下内外流通的四通管道,主要调控人体的水液和气机运行代谢,三焦膜性管道的气化功能产生人体所需的护卫精微,护卫精微缺少、紊乱为肿瘤、免疫疾病发生转移多脏受累的关键。三焦郁滞为复杂疾病的主要病机,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疗法则是疏利三焦,重在"通、化、调"。  相似文献   
48.
《右江医学》2019,(7):527-530
目的探讨晨交班典型病例点评在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晨交班时由护士长组织典型病例点评,应用思维导图引导病情分析,应用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病情汇报。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晨会交班报告。实施前及实施后半年分别发放加州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CTST)对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分析、评值、演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论、归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评分的分析、演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评值、推论、归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会交班时结合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思维导图与SBAR沟通模式训练护士,能有效提升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