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69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680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4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34篇
综合类   1362篇
预防医学   24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32篇
  16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e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图像工作站上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40例共45处肩胛骨骨折及7例肩关节脱位;MPR、SSD及MIP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MPR在显示微小骨折方面较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结论 MPR、SSD及MIP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肩胛骨骨折分类、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联合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08-510,F00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同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断层图像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各种长度指标均小于主动脉造影结果;夹层瘤近段主动脉直径及近端瘤颈直径、主动脉中段直径以及左右髂动脉直径均大于主动脉造影结果;三维重建所测量的上述各项参数与主动脉造影结果非常接近,并能清楚显示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和测量最大瘤体直径方面优于主动脉造影。以三维重建测量为标准选择覆膜支架,所有患者均成功封闭瘤体。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时应结合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覆膜支架的选择应以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为主。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颌面部复杂骨折患者作螺旋CT三维重建,立体直观地表现骨折的断端、部位、移位情况及骨折端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依此准备长短大小与形态均恰当的微型钛板、钛钉,并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与手术切口。结果: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于50例清晰地显示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状况,指引骨折的复位与坚强内固定术,42例牙颌功能与颌面外形获得完全恢复,8例获得基本恢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较好地显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三维立体解剖形态,有助于手术进路与切口的选择,和准确地实施坚强内固定术,可有效地减少外伤后颌面部的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15.
心电门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中.在肺部,心电门控技术可改善心脏搏动所致的肺部伪影,同时,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对气道容积成像的影像质量亦有影响.就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肺部影像质量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颌面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分别用多平面重建(MPR)法,表面阴影遮盖(SSD)法和容积渲染成像(VR)法进行三维成像,观察3种方法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MPR法能清晰显示全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害情况,但图像缺乏立体感;SSD法图像立体感强,但对细小骨折显示欠佳;VR法对所有骨折能清晰显示,特别是对细小骨折及无移位的骨折显示明显优于SSD法,但其对复杂解剖结构的立体显示则不及SSD.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PR法、SSD法和VR法显示病变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三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找寻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SolidWorks 2005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 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 mm处,每隔1 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找寻出应力分布较为均匀的实验组.结果 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均有1个象限内的值较大,通过2次统计学分析计算,得出实验结果.结论 当髋臼内壁内移至未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到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的范围内,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均匀,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  相似文献   
18.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其主要特点是病变组织由体动脉供血且与正常肺组织相分离。诊断本病最重要的是显示肺内病灶有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以及病变与肺实质之间的互相关系。近年来随着螺旋CT及重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3DSCTA)能准确、多方位地提供血管走行情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正确率很高。  相似文献   
19.
麦冬类中药组织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图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麦冬类中药组织连续切片三维重建与动态显示,为计算机辅助生药学鉴定和教学提供了新的三维图像技术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制了16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金属支架模型,置入人造血管腔中,并采用高体正常血管8条(犬腹主动脉4条,人冠状动脉4条)进行经血管腔内超声显像(IVUS)的体元模型三维重建(3DR)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能真实地再现支架在管腔内的形态、支架与管壁之间的间隙及离体正常血管的管腔及管壁形态,经提取后重建的支架模型与实物非常相似。经3DR测得的支架及血管腔内径与实测值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96和0.99,p<0.001)。支架与管壁之间空隙的3DR测值与实测值也高度相关(r=0.97,p<r.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