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5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729篇
口腔科学   694篇
临床医学   862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440篇
外科学   807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38篇
  19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3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Neuro-Chirurgie》2021,67(4):383-390
Osteoblastoma of the skull is a rare entity, and they account only for 2-4% of all the cases of osteoblastoma. We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and we report a case of a 3-year-old girl presenting with a 6-month history of a supraorbital mass and exophthalmos due to an osteoblastoma of the frontal and ethmoid bones involving the orbit and anterior skull base. A 3D printed model of the patient's skull was used for the preoperative planning and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Total en-bloc resection of the tumor followed by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was achieved. No recurrence was detected 3 years after the surgery. Gross total resection is strongly advised with skull osteoblastoma, especially in young age, because of the risk of the recurrence an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3D printing is proven to be a valuable tool to enhance surgical performance by avoiding complications while achieving total resection with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Long-term follow-up is important to detect recurrence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young patients.  相似文献   
62.
陈羿丞  宋登新  何小文  丁徐 《骨科》2021,12(4):311-316
目的 应用跟骨骨折CT影像资料建立跟骨内部骨缺损的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为术中是否需要植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于我院进行检查的62例(66足)跟骨骨折病人的CT影像资料,其中男54例,女8例,年龄为(49.0±12.7)岁(27~79岁)。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复位,还原跟骨外形,分离内部骨缺损,测量骨缺损的形态学参数,进而分析不同Sanders分型间骨缺损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人跟骨骨折复位后,内部骨缺损体积为(2 419.69±1 371.26) mm3,高度为(17.52±7.53) mm,宽度为(18.56±6.12) mm,长度为(22.33±8.91) mm。左右侧比较,各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Sanders分型间骨缺损测量值差异较大,Ⅲ型骨折和Ⅳ型骨折的体积、高度、宽度、长度均大于Ⅱ型骨折(P均<0.05);而Ⅲ型骨折和Ⅳ型骨折之间,各测量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Sanders分型亚型间骨缺损差异不大,ⅡA型与ⅡB型仅在长度方面存在差异(P<0.05),Ⅲ型各亚型间骨缺损基本接近。结论 跟骨骨折复位后的骨缺损在不同Sanders分型间存在差异,而在各亚型之间,骨缺损大小接近,可以为术中是否需要植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64.
65.
目的 比较脑转移瘤全脑放射治疗(WBRT)3种放疗技术对中耳的剂量学差异,对比3种放疗技术在改善靶区剂量和保护中耳腔和咽鼓管峡部的优劣势。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30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固定野调强放疗(ff-IMRT)计划、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要求处方剂量(40 Gy)覆盖95%的计划靶区(PTV)。对比分析3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等差异。结果 ff-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0.93 ±0.02)优于VMAT计划(0.89 ±0.01)和3DCRT计划(0.73 ±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f-IMRT、VMAT和3DCRT 3种计划的均匀指数分别为(0.05 ±0.01)、(0.08 ±0.1)、(0.08 ±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梯度指数分别为(1.77 ±0.1)、(1.61 ±0.07)、(1.39 ±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机器跳数分别为(1551.97 ±85.05)、(303.7 ±24.28)、(226.2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f-IMRT、VMAT和3DCRT 3种计划中耳腔最大剂量点(Dmax)分别为ff-IMRT(2557.54 ±477.39)cGy、VMAT(3107.9 ±362.28)cGy、3DCRT(4055.37 ±71.45)cGy;咽鼓管峡部Dmax分别为ff-IMRT(2425 ±380.4)cGy、VMAT(2902.4 ±526.3)cGy、3DCRT(3862.7 ±135.9)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全脑放射治疗中,ff-IMRT和VMAT与3DCRT相比明显减少了双侧中耳腔和咽鼓管峡部的照射剂量;而VMAT与ff-IMRT相比,明显减少机器跳数、降低了机器损耗,WBRT时推荐使用VMAT技术。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置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采用椎弓根螺钉置钉法治疗的39例脊柱侧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3D组)18例,常规徒手置钉方法置钉(徒手组)21例。记录并比较2组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透视次数、置钉等级及准确率、置钉可接受率、置钉并发症和主弯矫形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中置钉,术后徒手组4例出现并发症,治疗后症状消失,3D组无相关并发症出现。3D组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透视次数少于徒手组,置钉等级及准确率、置钉可接受率均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徒手组主弯矫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可显著降低置钉难度、优化术中置钉操作、提升置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置钉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轴突在三维组织中的定向生长问题,探讨轴突沿非平坦基底定向生长时基底的低起伏程度对轴突的生长速率、成束和解束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实验观察,设轴突生长的牵引力与靶细胞分泌的可扩散吸引分子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轴突成束和解束的侧向力与生长锥分泌的可扩散吸引分子和排斥分子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并且,吸引力指向浓度高的方向,排斥力指向浓度低的方向,浓度满足扩散方程。对于非平坦基底,有效力为沿基底轮廓线的切向分量。数值计算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和改进的Euler法。结果(1)轴突在三维组织中定向生长的基本特征与在二维培养基实验中的观察是一致的,只是在形态上有三维与二维之分;(2)非平坦基底的低起伏程度影响轴突的生长,随着起伏加剧,生长锥的前进速率减小、侧向速率增加。结论(1)许多基于二维培养实验所揭示的轴突生长的基本规律在三维情况下仍然是成立的;(2)基底的几何性质是影响轴突生长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时的三维导航器。方法选取颈干角为(135±5)°,并且股骨大转子顶点基本与股骨头中心等高的人体股骨骨骼的干标本32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6例。通过股骨头中心、平行于股骨干、垂直于股骨干与股骨颈所在的平面用钢锯将股骨标本的股骨头进行截骨;在股骨大粗隆顶端开口向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PFNA主钉,主钉钉尾与股骨头中心点在同一高度上。在本课题所研发的股骨近端髓内钉三维导航器的导引下向股骨头颈部打入动力钉导引针,测量动力钉导引针在股骨头截骨面上的出针点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直线的垂直距离作为偏离值。结果利用本课题所研制的三维立体导航器在32例股骨骨骼的干标本上置入导引针,其中14例偏离值为0(占43.75%),最大偏离值为2mm,仅3例(占9.375%),平均误差只有0.69mm。结论本课题所研制的导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明确蛤蚧皮质加厚区的位置、核团的形态及与比邻结构的关系,为研究皮质加厚区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蛤蚧脑行冷冻冠状连续切片(厚60μm),Nissl染色,对每张含有皮质加厚区的切片进行摄片和测量,选取其中1套用于三维重建,重组软件为3D MAX。结果1.皮质加厚区位于端脑吻侧端,前背侧室嵴外侧,外侧皮层内侧和背侧皮层腹侧。皮质加厚区的吻尾长(912.67±110.96)μm(n=10),体积(0.1430±0.0414)μm3(n=10)。2.皮质加厚区从吻侧端到尾侧端大约可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和末段。后段的背腹径最长,可分为背侧部和腹侧部,两部分的细胞分界清晰。结论皮质加厚区为一吻尾径长于内外径的狭长片状结构,背侧缘较腹侧缘平滑;加厚区的尾侧端比吻侧端大,且尾端的后段分离成背侧和腹侧两个细胞群。  相似文献   
70.
心电场仿真是心电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讨论首次在IBM-PC/AT微机上实现的一个完整的心电场仿真模型。其中,人体和心脏的单元分割精度与国外最近的研究相同,采用边界元法求解心电场电位,并提出一种新的心脏兴奋传播仿真算法,提高了仿真速度。应用该模型对正常心脏和病变心脏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临床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