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寻找并鉴定肥胖高尿酸血症的共性代谢物,探讨肥胖症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方法采用GC-MS方法对高尿酸血症合并肥胖患者、单纯肥胖及健康人尿液标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得到原始数据,并对于原始数据MPP分析,获取三组尿液中的共性差异性代谢产物。 结果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并鉴定出2,3-二羟丁酸、赤藓糖醇、硬脂酸、2,3,4-三羟基丁酸、D-葡萄糖酸、1-单棕榈酸等6种差异性代谢产物。 结论2,3-二羟丁酸、赤藓糖醇、硬脂酸、2,3,4-三羟基丁酸、D-葡萄糖酸、1-单棕榈酸等6种差异代谢物可能是肥胖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2.
There is currently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th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of isoflavones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in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of benefit to the consumer. Th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of isoflavones may include protection against age-related diseases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steoporosis, hormone-dependent cancer and loss of cognitive function.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may include weak oestrogenic ac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ur proteomic investigations of changes in the human serum profile in response to the consumption of isoflavones in soya functional foods suggest potentially beneficial modulation of the levels of a number of serum proteins, including increased apolipoprotein E (involved in lipid metabolism) and caeruloplasmin (antioxidant and copper regulatory properties) levels and decreased alpha-1-acid glycoprotein (involved in immunomodulation) level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vascular protection. Furthermore, preliminary metabonomic data indicates an alteration in the urinary metabolite profile after isoflavone consumption, which may be of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53.
代谢组学是继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之后兴起的一门“组学”,它对体内生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对上述3种组学的延伸。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的主流分析平台及其在关节炎模型中的应用,并就中西药对关节炎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探讨 Gpr174对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组成的影响。 方法:将12只8周龄雄性C57BL/6和 Gpr174 -/-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WT)组,敲除(KO)组,野生鼠盲肠结扎穿孔(WT+CLP)组和敲除鼠盲肠结扎穿孔(KO+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生理情况下与脓毒症造模后72 h收集小鼠粪便,提取菌群DNA并进行扩增,在对PCR产物荧光定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与质控并筛选差异菌群。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使用QuanMET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比对鉴定内源性代谢物。通过R语言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差异代谢物,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代谢通路。 结果:研究发现,KO-CLP组小鼠的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较WT-CLP组减轻,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破坏较弱。同时,WT组与KO组小鼠在生理和脓毒症情况下肠道差异菌群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情况下共筛选出18种差异细菌,差异最显著的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理研菌、拟杆菌、巴恩斯氏菌、普雷沃特菌、龈乳杆菌、艾克曼菌等,但脓毒症时则仅存在2种差异菌,分别为瘤胃球菌与普雷沃氏菌。肠道代谢物PCA分析表明生理情况下野生组与敲除组小鼠存在组间差异;而在脓毒症造模后,KO与WT小鼠组间差异不明显。在生理情况下,WT组与KO组小鼠鉴定出24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为丙氨酸与丙酮二羟酸,这些差异代谢产物涉及丙氨酸循环、丙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Gpr174敲除后能缓解脓毒症小鼠的肠道损伤。生理情况下 Gpr174影响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研究结果提示 Gpr174参与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的调控。  相似文献   
255.
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及在代谢调控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贞子  张涛  武晓岩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2012,29(2):158-160,163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回归处理非线性、具有交互作用数据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高维代谢组学数据的代谢网络变量筛选。方法通过模拟试验验证随机森林回归在具有交互作用和非线性情况下回归分析的效果,同时应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结果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具有交互作用及其他非线性关系的模拟数据,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卵巢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显示,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结果。结论随机森林回归作为一种非参数回归技术,在一定的样本含量下(如n100),能够在高维数据中有效地分析具有交互作用和非线性关系的数据。  相似文献   
256.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代谢浓度和流量的新兴科学,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应用前景.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已应用于小儿神经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部分疾病得到临床治疗和缓解.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神经系统脂质代谢异常的筛查及儿童孤独症等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应用代谢组学技术...  相似文献   
257.
儿童哮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儿童哮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取50例儿童哮喘患者尿样及4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尿样,用GC/MS技术检测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A)的方法,观察正常儿童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的代谢轮廓差异。结果 正常儿童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的代谢谱能明显的区分,利用商业化的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18个差异代谢物。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儿童哮喘患者磷酸盐、L-苏氨酸含量降低;丁二酸、L-脯氨酸、β-D-呋喃木糖、肌酐、2,3-二羟基丁酸、苯乙酸、D-阿拉伯糖、1H-吲哚、木糖醇、α-L-吡喃甘露糖、苯乙酸、α-L-吡喃甘露糖、甘氨酸、D-葡萄糖、肌醇、尿酸、马尿酸、1H-吲哚-3-乙酸含量升高。结合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儿童哮喘患者体内存在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异常。结论 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儿童哮喘患者体内尿液中的代谢物变化,潜在的代谢标志物分析及代谢途径探讨将为儿童哮喘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258.
基于组学的中药炮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中药炮制研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遵循中医与中药相结合、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研究相结合、体内和体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中药化学组学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尝试提出包括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在内的现代中药炮制研究体系,并结合中药炮制的具体研究实例,对该研究体系指导下的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提出的中药炮制研究体系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炮制的科学内涵,指导新的中药炮制方法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相似文献   
259.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恰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相吻合。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即采用代谢组学的技术及其分析方法,明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在药用植物中代谢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