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26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856篇
综合类   550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4篇
  5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PCNL)与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43例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其中PCNL治疗20例(PCNL组),FURS治疗23例(FUR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等。 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长于FURS组(P<0.05);术后1~4 d PCNL组结石清除率85.0%,显著高于FURS组52.2%,术后4周及术后半年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URS组的二次干预率更高(P<0.05);两组在术后发热、出血及石街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NL组的血红蛋白丢失量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更高(P<0.05)。 结论PCNL与FURS在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均安全、有效,两者远期疗效相当,但FURS比PCNL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2.
包婷  陈虹  吴永贵 《安徽医药》2018,39(1):17-19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与普通人群肾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肾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随访的107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腹透组),分析腹透组患者肾结石的患病情况,并与普通人群肾结石患病率进行比较。再将腹透组患者分为结石组和非结石组,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钙、磷等生化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及尿量。结果 规律腹膜透析患者肾结石的患病率为21.5%,高于本地区普通人群肾结石患病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的尿酸及胆固醇水平高于非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患者肾结石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尿酸血症及高脂血症。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肾结石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男性、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是其肾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在输尿管导引鞘下输尿管软镜治疗婴幼儿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24例肾结石婴幼儿(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被动扩张输尿管2周后再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完成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并对比分析同期17例未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行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对照组)的患者资料。 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87.5%,手术时间(56±14) min,术后发热1例,较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6.5%明显提高,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 结论术前行输尿管支架被动扩张后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提高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治疗婴幼儿肾结石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4.
85.
86.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单次碎石治疗CT值≤800 HU、直径≥2 cm的肾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对30例CT值≤800 HU、直径≥2 cm的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前常规放置输尿管支架管2周。全麻后放置输尿管软镜鞘,沿鞘置入F 9.8 Olympus电子输尿管软镜,插入200μm或365μm(结石位于肾盂者)钬激光光纤,钬激光碎石能量设置为1.0 J,频率20~30 Hz,逐步粉碎结石。粉碎后较大结石碎片套石网篮取出。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1根。结果30例均顺利放置镜鞘并置入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75 min。均无二次手术。28例手术成功,2例术后有残余结石(直径分别为8、10 mm),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2~3周排出。5例术后发热,经加强抗炎输液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无输尿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住院2~4 d,平均2.4 d。术后随访1年,2例复发,3例发现肾结晶,无特殊处理。结论CT值≤800 HU的大负荷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下碎石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成分以及分布特征,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6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将患者的地域、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数据进行分组,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64例结石患者的地域分布有差异:以嘉陵区、顺庆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17.8%和20.2%;周边地区以广安地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9.8%。男性多于女性,二者的比例为1.42∶1。结石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以40~59岁龄段所占构成比最高,约为53.00%。40~59岁患者主要以输尿管结石为主(52.0%,P<0.01),其次为肾结石(41.6%,P<0.01);≥60岁患者主要以肾结石为主(48.6%,P<0.01),其次是输尿管结石(40.5%)及膀胱结石(9.0%),<20岁及20~39岁年龄段结石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石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多(29.8%,P<0.01),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20.4%,P<0.01)、无水尿酸(11.8%,P<0.01),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地区主要结石成分均有差异。结论川东北地区作为泌尿系统结石的高发地区,发病情况存在一定的年龄及地域差异,根据结石分布特点及成分分析结果,为泌尿系结石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