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A 58-year-old man with a pectus excavatum demonstrated a photon-deficient defect within the left lobe of the liver on liver-spleen scintigraphy using Tc-99m SCOL.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liver clearly revealed the abnormal defect seen on the liver-spleen scan to be due to the pectus excavatum. This case confirms the impression that these skeletal aberrations may cause false-positive hepatic defects.The opinions or assertions contained herein are the private views of the authors and are not to be construed as official or as reflecting the views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Army or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髓多次注射治疗家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多次注射的成骨性能。方法:利用家兔实验性骨缺损模型,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评价骨髓不同移植次数促进骨缺损愈合的情况。结果:骨髓单次移植能够促进骨缺损的愈合,然而,骨髓二次移植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骨髓单次移植组,但骨髓三次移植组与骨髓二次移植组骨折愈合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骨折愈合早期增加骨髓移植次数,能明显增强骨髓的成骨能力,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前臂后皮神经电缆式移植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的应用解剖、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2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后皮神经及桡侧副动脉的行程及外径,设计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皮神经电缆式移植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的新术式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前臂后皮神经与桡侧副动脉伴行关系密切,具有形成带血管蒂前臂后皮神经转移的解剖学条件;前臂后皮神经横径2.0cm左右,可切取长度15.0cm左右,折叠后可以修复7.0cm左右的桡神经缺损。同时,术中发现神经供体断端出血活跃,说明带血供的前臂后皮神经移植的血供是可靠的。临床应用8例,神经缺损3.5~6.0cm,随访10个月~3年,效果满意。按陆裕朴介绍的评定标准: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该术式转移灵活,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物人工周围神经修复大鼠不同长度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采用一种自行研制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部分脱乙酰甲壳质构建人工神经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不同长度的缺损,研究证实其修复效果。方法 选用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造成不同长度(5、10、15mm)的坐骨神经缺损,右侧进行人工神经桥接修复,左侧进行原位神经移植。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以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5mm以及10mm组,光镜下能够观察到人工神经内新生的纤维延续存在。组织学证明。此种人工神经能够有效的修复10mm以内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产生表明:12周后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并且已经长入远端靶器官。结论 结果证明这种套管能够有效的桥接10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神经直径的6~8倍)。可能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同时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5.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对 130例四肢骨肿瘤 ,切除范围以Enneking分期为原则 :异体骨移植术式分 :1/ 4关节、1/ 2关节、部分骨干、全骨段、全骨段 人工假体、1/ 2关节 自体带血管骨瓣 ;内固定分 :钢板 螺丝钉、螺丝钉、普通髓内钉、带锁髓内钉 ;疗效按Mankin提出的评定标准 ,将结果分 :优、良、中、差四等 ,差为不满意。结果 :随访 6~ 15 6个月 ,本组治疗满意率为 6 3.8% ,主要并发症是感染、骨折、骨不愈合 ,其发生率 39.2 % ,保肢率 76 .3%。结论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 ,在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面 ,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其并发症发生与肿瘤外科分期、是否化疗、移植骨大小、受骨区软组织条件好坏、内固定各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17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Carpenter提出的关于缺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划分为缺陷型(47例)、非缺陷型(128例),对其神经系统软体征进行评定,同时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简明智能评定量表(BI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分别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SANS、SSSI呈显著正相关,与智能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微骨折技术对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在其右股骨内髁先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进行微骨折处理,对照组则不予特殊处理。分别在4周和8周各处死10只实验兔,作大体观察、病理学检查和修复组织厚度测量。临床上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对照组33例,仅作关节清理术。结果对照组只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生长,仅边缘有少量软骨组织生长,实验组在4周时大部分为软骨组织生长,8周已全部被软骨组织修复。术后平均随访8.6个月,Lysholm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骨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唇动脉为蒂的唇瓣修复中度和重度唇全层缺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中、重度全层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在缺损一侧或两侧(若缺损较大,一侧唇瓣不够用时)设计以唇动脉为蒂的唇瓣向缺损区推进转移修复全层唇缺损.若缺损较大,单纯用缺损两侧口唇组织仍不足以修复时,可将一侧唇瓣向外侧延伸绕过口角至另一侧上或下唇(根据缺损是在下唇或上唇),形成包括上下唇组织在内的大型唇瓣向缺损区推进修复缺损.若缺损为单纯的红唇缺损,唇瓣切口应沿唇弓设计.结果临床应用于67例,其中上唇38例,下唇29例.缺损最大水平宽度3.5 cm,最小1.6 cm.单纯红唇瓣20例,红白唇瓣47例.单侧唇瓣10例,双侧57例.所有唇瓣均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修复后的口唇丰满,外形满意.结论唇动脉血管恒定,唇瓣血供可靠,本法不仅能用于单纯红唇缺损的修复,还可广泛用于红、白唇同时缺损的修复,因是用同类组织修复,且组织量丰富,故术后能完全恢复口唇所特有的红、白唇结构及功能,是修复中、重度全层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翼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2次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7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0.8cm×1.2cm。结果7例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移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移植修复鼻翼缺损,适合较严重鼻翼缺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双侧分次取材,耳廓外形双侧对称无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进一步研究NOD小鼠T细胞应答改变机理。方法 用抗TCR抗体、ConA激活NOD小鼠胸腺细胞,分析TCR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水平。结果 与Balb/c小鼠胸腺细胞相比,抗TCR抗体诱导的增殖应答较弱,与年龄及NOD胸腺CD4^ CD8^-和CD4^-CD8^ SP细胞有关;rIL-2能部分恢复对TCR抗体应答的缺乏。NOD小鼠对PMA IONO和PMA anti—TCR-mAb应答正常,但对anti-TCRmAb IONO应答缺乏。结论 与年龄有关的NOD小鼠胸腺细胞对TCR抗体应答的缺乏与T细胞激活时上游PKC信号通路的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