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赵永 《中外医疗》2012,31(1):59-59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颌骨折复位的准确性和内固定方法,恢复正常的面部美观。方法参照术前标本模型及正颌外科解剖形态,将错位、嵌入、粉碎性骨断端截开,植骨对位,钛合金夹板固定。结果本组210例患者经手术,外科整形,均改变了咬合不良症状及满足了面部美观要求。结论根据不同骨折的类型,选择正确的内固定法,可使骨折愈合期缩短,尽早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2.
何相锋  毛泽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76-2777
探讨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对多肋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多肋骨折患者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胸痛显著减轻,胸廓形状恢复正常,反常呼吸消失,呼吸困难显著改善;术后2月复查,所有患者胸片示骨折完全愈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及断裂,胸廓无畸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14个月,平均9个月,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肋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导丝是介入医学工程器械的基础器械之一,是将治疗器械送到指定病变部位的输送器械,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的顺利与否。文章就医用不同金属材质的特点与应用、导丝类型和结构、导丝性能、钛合金导丝性能与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导丝核心部分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适于设计直径渐变并具有可塑性的导丝芯丝部分,赋予导丝良好的推送性、扭控性、支持力及柔软性。通过开发钛合金材料、成型工艺等,制作高性能的导丝。  相似文献   
44.
王勇  汤逊 《现代保健》2012,(3):162-163
目的报告1例钛合金过敏反应致Cage移位的患者。方法报告1例行“经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脊柱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植骨术”的高敏体质患者。结果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Cage向后移位。结论钛合金生物相容性较好,但仍然有导致过敏反应的可能,引起内固定物松动或脱落。  相似文献   
45.
目的讨论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的机理和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在常规X线引导下植入记忆镍钛合金支架。结果支架放置成功,常见有胸骨后疼痛、大出血、呕吐、返流性食管炎等几种并发症。结论找到各种并发症的机理和处理方法、预防措施,严格选择合理支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3例。术前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化个体塑形技术对钛网进行塑形。与常规手工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的51例在手术时间、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对外观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患者对数字化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外形,缩短手术时间,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经济负担轻,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磨牙1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个牙体严重缺损的磨牙进行桩核冠修复,用玻璃纤维增强型 复合树脂作桩核,以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牙体缺损.结果:31例修复患者中除有1个桩松动、脱落,无核松动、脱落,成功率96.77%.结论: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在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中,能满足临床要求,但仍需进行长期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8.
目的:检测氧化加碱处理的Ti-24Nb-4Zr-7.9Sn合金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i-24Nb-4Zr-7.9Sn(TNZS)亚稳β型超低模量钛合金和纯钛(以下简称CpTi),采用独立开发的氧化加碱处理方法进行表面处理,通过体外模拟实验和体内植入实验对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检测。结果: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人体体液(SBF)和快速生物活性鉴别液(FCS)中浸泡的氧化加碱处理TNZS表面形成骨样羟基磷灰石层,在SBF中浸泡后的氧化加碱处理TNZS表面生成的物质很薄。TNZS和CpTi二种材料表面处理组的直接骨结合率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表面处理组直接骨结合率两者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TNZS和CpTi二种材料的表面处理组和未表面处理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氧化加碱性活化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钛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用带蒂颈阔肌肌皮与镍钛合金网结合再造颈段气管。方法 选健康狗20只,0袖状切除8-10个气管环长度的颈段气管,用带蒂颈阔肌肌皮瓣卷成肌皮管,表皮衬里,腔内交管临床扩张,将肌皮管移于气管缺损处,与气管切端吻合,再用相应长度镍钛合金网状支架套于肌皮管外,并固定。术后4-6月经气管镜拔出硅胶管。结果 2只动物术后切口感染而终止实验。余动物均健康存活,呼吸、发音、及远动正常。CT检查示新气管管腔宽敞,无狭窄现象。术后6-18月分期处死动物,见植入物与气管连为一体,镍钛支架与肌皮管及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不易分离。管壁皮肢的鳞状上皮逐渐变薄,并最终化生为单层矮柱状上皮细胞。镍钛合金光洁如初。结论:带蒂颈阔肌肌皮瓣与镍钛合金风结合组成的“新气管”可适用于颈部气管的重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医用钛合金Ti-6Al-4V的可加工性.方法在分析医用Ti-6Al-4V钛合金材料特性和显微组织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铣削加工实验,研究了钛合金Ti-6Al-4V材料在高速铣削与常规铣削参数条件下的切削加工性.结果高速铣削比低速铣削表面的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低得多.结论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对于提高钛合金加工效率和改善表面加工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