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25篇
  免费   2761篇
  国内免费   2083篇
耳鼻咽喉   362篇
儿科学   224篇
妇产科学   214篇
基础医学   3282篇
口腔科学   1099篇
临床医学   6069篇
内科学   2665篇
皮肤病学   1189篇
神经病学   783篇
特种医学   43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2869篇
综合类   16222篇
预防医学   6473篇
眼科学   2355篇
药学   9200篇
  37篇
中国医学   5837篇
肿瘤学   1041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177篇
  2022年   1032篇
  2021年   1167篇
  2020年   1218篇
  2019年   1010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1057篇
  2016年   1223篇
  2015年   1491篇
  2014年   2696篇
  2013年   2626篇
  2012年   3425篇
  2011年   3483篇
  2010年   3131篇
  2009年   3263篇
  2008年   4728篇
  2007年   3893篇
  2006年   3454篇
  2005年   4176篇
  2004年   2986篇
  2003年   2952篇
  2002年   2157篇
  2001年   1867篇
  2000年   1488篇
  1999年   1244篇
  1998年   1044篇
  1997年   978篇
  1996年   842篇
  1995年   765篇
  1994年   600篇
  1993年   391篇
  1992年   375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441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91.
目的 获得丙型肝炎病毒 (HCV) H株包膜糖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 ,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 ,并初步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 用 PCR方法自 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 E基因 ,构建重组杆状病毒 ,并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免疫荧光及 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用表达的 E1和 E2蛋白与 3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 昆虫细胞中表达的 E蛋白呈现 3种分子大小 ,E1的相对分子量为 2 1× 10 3和 33× 10 3 ,E2的相对分子量为 6 0× 10 3。在 35份感染者血清中 ,有 4例 E1抗体阳性 ,其中 1例检出 E2抗体。在 9例 PCR检测 HCV RNA阳性而抗 HCV检测阴性的血清中 ,有 3例血清与表达的 E蛋白反应。结论  HCV E蛋白基因可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 ,表达的 E1和 E2蛋白可用于 HCV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现代医用核磁共振系统成像技术的新发展、快速与超快速扫描技术、血流成像技术和灌注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93.
蒿甲醚引起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皮层变化1肖树华,沈炳贵,JackHORNER2,BrianACATTO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上海200025,中国;2DepartmentofCli...  相似文献   
94.
95.
大量的对照研究证实每日局部外用0.001%~0.1%的全反维甲酸霜数月,可使光老化皮肤得到有统计学差异的,剂量依赖性的临床改善。组织学双盲对照分析见治疗后皮肤表皮呈与临床一致性的改善,而真皮改变不明显,但最近免疫荧光和电镜初步研究证明真皮有细微的改变。维甲酸治疗光老化机理可能是维甲酸进入细胞核后,与相应受体结合,然后,其复合物与DNA中的特异反应因子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修饰细胞分化方式而使老…  相似文献   
96.
97.
POME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ME光治疗作为一种创伤小、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佳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之中。近年来结核病有上升趋势 ,加之人们对结核病的诊疗逐渐规范化、程序化 ,其检出率较过去明显增多 ,尤其是宫颈结核。目前 ,宫颈结核的治疗多数仍局限于周身抗痨治疗 ,采用联合用药 ,这种药物的应用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良反应、副作用及毒性均较大 ,且疗程长 ,使患者无论从经济上 ,精神上都不易接受。自 1996年 1月以来为了寻找治疗宫颈结核的新途径 ,5年来我院共门诊诊治宫颈结核 32例 ,应用POME光加抗结核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发病与宫颈糜烂有很大关系,故治疗此病又是宫颈癌减少发生的重要措施。目前在治疗此病上方法很多。但用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方法简便,治愈率较高.、取得满意效果。我院妇科从2002年至2006年运用波母光治疗宫颈糜烂患者8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和扫描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ctrophotometry,MSP)对88例大肠癌和腺瘤以及83例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进行DNA含量测定、倍体分析和细胞周期研究,所获数据与临床病理指标和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作比较.结果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DNA含量均为二倍体,DNA指数(DI)为1.00±0.10,MSP直方图为I型.大肠腺瘤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低于大肠癌组(P<0.01),而与正常结肠粘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细胞核面积与大肠癌组无显著差异(P>0.05).83例大肠癌细胞中异倍体检出率为68.68%,DI>1.10或<0.90,癌细胞核DNA含量与细胞核面积显著相关(r=0.71,P<0.01).随着Dukes分期的升高,异倍体检出率上升,二者呈正相关.细胞周期分析表明二倍体癌DNA合成期分数(SPF)介于正常结肠粘膜和异倍体癌之间.异倍体癌病人的术前CEA水平显著高于二倍体癌(P<0.05).FCM的DI值与MSP的模态均值(MV)有很好的相关性(r=0.73,P<0.01),异倍体癌符合率达95%,然而二倍体癌符合率仅50%.结论DNA含量的检测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倍体分析与CEA在评估大肠癌预后是一致的;FCM与MSP的联合应用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