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223篇
临床医学   494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754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3篇
  2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1.
陈依松 《医疗装备》2006,19(7):55-55
介绍罗氏ECL1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维护保养和维护案例。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按正交法设计的紫外光照曝露等加速大气腐蚀实验 ,研究了用于防止银变色的唑系复合缓蚀剂成膜处理的工艺 ,并评定其对模拟文物银试片的防变色性能。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Nyquist图 ,讨论了防变色作用的电化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缓蚀剂 PMTA、MBI和 MBO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银试片在 5 0°C、p H 3.0、组分 MBO∶ PMTA∶ MBI为 1∶ 1 .7∶ 3(摩尔比 )、复合缓蚀剂浓度为 0 .0 1 89mol/L的溶液中 4h成膜处理后 ,经 48h硫华气氛和 36h紫外光曝露腐蚀实验 ,无色斑出现 ,表明缓蚀膜明显地提高了银试片的抗变色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硝基苯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中电解还制备对氨基苯酚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过程中最优操作条件和适宜的电解槽材料。结合在旋转圆柱电极中的实验结果,比较了两种反应器中对氨基苯酚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以及不同反应器对过程的适用性和工业化的可能性,提出了适用的反应器型式及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微血管腐蚀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了2例3岁幼儿的舌肌和翼内肌的微血管构型。在扫描电镜下,舌肌内的毛细血管网构型分三类:1.花蕊样毛细血管袢;2.云朵样毛细血管网;3.多角形套状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铸型的直径为5.3±1.5μm,描述了动脉铸型表面上的内皮细胞核压痕和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压痕的形态特征。讨论了血管袢的结构形态及其机能意义,为理解骨骼肌的微循环的过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HPLC-ED法测定血浆中的儿茶酚胺类是一种灵敏、专属的方法。我们发现用EDTA抗凝后的全血样品在3℃存放5小时,与立即离心分离所得血浆中测得的儿茶酚胺类的浓度无显著差别。若在血浆中加入谷胱甘肽作抗氧剂并冷却至—13℃,样品可稳定保存两天。当用高氯酸溶液由三氧化二铝上解吸儿茶酚胺时,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之内,否则所得结果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吡咯在不同金属基底不同支持电解质中的聚合过程,对不同基底上制备的聚吡咯膜进行了电化学、扫描电镜、表面能谱等方面的研究,考察了聚吡咯膜电极对NO_3-离子的电位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基底不同支持电解质在不同的吡咯浓度中表现出各异的伏安行为,经电化学处理的聚吡咯膜电极均对NO_3-呈Nernst响应,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除Pt基底外在其它基底上制备的聚吡咯膜均呈颗粒性球状堆集。  相似文献   
18.
13例舌血管瘤的电化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舌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13例。治疗电压5—8V,电流50—80mA,参考治疗电量50—80C/cm^3瘤体。治疗中观察瘤体变化,瘤体固缩变硬时治疗结束。结果: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0.5a以上。13例中完全治愈6例、部分治愈6例,有效率92、3%。结论: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是目前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易于为患者接受,是治疗舌血管瘤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麻醉剂量羟甲芬太尼对大鼠脑内单胺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金昔陆1唐琴梅金文桥周德和李桂芬池志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羟甲芬太尼(ohmefentanyl,OMF)是一种新的高选择性高亲和力μ阿片受体激动剂,在动物中能产生麻醉作...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家犬采用Davis食管碱性腐蚀伤模型,结果显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狭窄段食管的管径和食管的顺应性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胶原含量及图象分析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确有控制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作用。但异烟肼组所测得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甲基强的松龙组,说明异烟肼预防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效果优于甲基强的松龙,且其不良反应小,可以长期应用。无论甲基强的松龙或异烟肼,如同时应用青霉素均可加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