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429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14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家庭医学》2006,(18):64-64
国际领先 独创发明 中国在激光及激光医学领域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的吴小光博士,是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电子学会理事,《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委,正安心脑血管治疗仪是他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产品,正安激光心脑血管治疗仪在国内乃至国际为独创发明。  相似文献   
92.
周琼  李汉林  刘永琰 《眼科研究》2006,24(6):611-614
目的观察810nm半导体激光不同能量参数对色素兔虹膜组织的损伤。方法将12只色素兔按不同激光能量随机分为空白组和100、150、200、250、300mW6组,每组2只兔4只眼,予以810nm半导体激光照射。激光光斑直径1.2mm,曝光时间60s,分别于24h、48h行眼压和眼前段观察,摘除眼球,取虹膜组织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裂隙灯下眼前段变化:100、150mW组未见明显反应;200、250、300mW组随照射能量的增加,虹膜皱缩速度加快,激光反应斑时间缩短,颜色加深,直径增大。苏木精-伊红染色:100mW组无明显改变;150mW组为可复性损伤改变;200、250、300mW组虹膜血管闭锁,色素颗粒弥散脱失,随能量增加而加重。扫描电镜:100mW组无明显改变;150mW组虹膜前表面连接疏松,未见热凝固征象;200、250、300mW组虹膜表面收缩形成凹陷,呈凝固性坏死,并随能量增加而加重。同一能量组激光术后24h、48h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直径为1.2mm的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照射色素兔虹膜组织60s致虹膜组织损伤的阈值为200mW。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2例(68眼)经荧光素血管造影诊断为CSC者进行半导体激光光凝渗漏点,同时对126例(142眼)不愿行激光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传统药物治疗,一组进行醋氮酰胺口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3—24月。结果激光治疗组全部在2—8周内痊愈,其中视力恢复至l+0以上者46例(58眼),视力维持治疗前不变者6例(10眼)。光凝治疗后无复发病例。醋氮酰胺治疗组59例(64眼)中。有42例(46眼)在8~24周内趋于稳定,17例(18眼)视力无明显改善或下降,12眼复发形成永久性损害。传统药物治疗组67例(78眼)中,有47例(55眼)视力在9—20周视力趋于稳定。20例(23眼)视力无明显改善或下降,14眼复发形成永久性损害。结论半导体激光光凝渗漏点能明显缩短CSC的病程,改善视力。醋氮酰胺治疗与传统药物治疗组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4.
声、光、电针灸仪将超声波技术,激光技术,低频脉冲电疗技术,应用于传统医学,同针灸治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多区切削模式在飞点扫描式LASIK治疗近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对角膜相对较薄的近视患者利用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仪进行LASIK多区切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德国SCHWIND公司的ESIRIS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仪,对104例(201眼)按常规模式切削时,剩余角膜厚度小于250μm的近视患者进行多区切削治疗;屈光度范围:球镜度为-5.25至-19D,散光度为0~4.0D,等值球镜度平均为(-10.13±3.11)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98±0.19;角膜厚度450~617μm,平均(517.9±29.3)μm;术中角膜瓣厚度为78~176μm,平均(116.9±24.1)μm;多区切削分为3~5区,切削光斑4.5~7.0mm。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术后的视力1个月视力达到最好并趋于稳定,屈光度有轻度回退的倾向,分别为:术后1天,0.76±0.46、(+0.59±1.19)D;术后1周:0.78±0.24、(-0.11±1.28)D;术后1个月:0.84±0.27、(-0.25±1.18)D;术后3个月:0.85±0.29、(-0.81±1.51)D;术后6个月:0.86±0.31、(-1.39±1.71)D。术后一个月内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并发症较多,一个月后减轻或消失;没有出现继发圆锥角膜。结论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仪的LASIK多区切削模式对于相对角膜较薄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王爱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11-911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传统的手术方法多采用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剥脱术。我院采用武汉凌云光电科技公司生产的激光半导体治疗仪,针穿刺下肢大隐静脉,将一根极细的光导纤维送入腹股沟韧带下方,发射激光,通过激光热能精确毁损血管壁使血管闭合和纤维化,达到治疗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报告我院2002年3月~2004年12月应用鼻渊舒加MDC-50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鼻炎490例,变应性鼻炎223例,各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总结分析了患者应用该疗法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声带息肉患者165例,随机分为2组:A组83例,在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B组82例,在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后,再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1周。结果A组治愈率43%,总有效率84%;B组治愈率71%,总有效率95%,经统计学分析,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声带息肉术后,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无损伤、无痛苦、无不良反应等特点,是治疗声带息肉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索和评估自行开发研制的新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探测器在体实时剂量测量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分别使用医科达加速器8、15MV光子线,以及6、8、12、18 MeV电子束刻度MOSFET探测器。根据探测器灵敏度随能量变化情况评估MOSFET探测器能量依赖性。使用8MV光子线在0~50 Gy范围内观察MOSFET探测器读数随累积剂量变化的线性情况,确定MOSFET探测器剂量测量的线性区间。将MOSFET探测器固定在圆柱形PMMA体模中央,顺时针每15°检测探测器信号响应,判断MOSFET探测器方向性。对1例乳腺癌放疗患者应用MOSFET探测器进行了全程剂量监测。在使用NE-2571指形电离室对该患者放疗计划剂量计算进行物理验证后,分别于首次治疗、每周1次治疗及最后1次治疗中应用MOSFET探测器测量患者体表吸收剂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该处计划剂量进行比较,确定乳腺癌三维放疗的总体剂量偏差。结果对8、15 MV光子线和6~18MeV电子束测量结果显示,MOSFET探测器灵敏度随能量变化的幅度<2.5%。这表明MOSFET探测器对中高能射线具有较好的能量响应。在6 V门控电压状态下,MOSFET探测器在0~50 Gy的剂量范围内保持了较好的剂量线性,最大偏差<3.0%。在每次测量前和测量后分别刻度MOSFET探测器并取其平均值可使其剂量线性误差控制在1%以内。该MOSFET探测器信号响应在270~90°之间呈现出各向同性,读数偏差<1.5%。但在探测器背面(135~225°之间)的信号响应明显变小,背面与正面的读数偏差最大可达10.0%。应用于患者实时剂量监测的结果显示,实际测量剂量与计划剂量相比平均偏差2.8%,最大偏差<5.0%,符合AAPM 13号报告对体外放疗剂量总不确定度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该MOSFEYT探测器体积小,操作简单,对中高能辐射具有较好的能量响应和剂量线性,为治疗计划剂量验证和人体吸收剂量测量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剂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微波、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在痛点与神经根部进行微波和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1个月随访,36例患者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69.4%.结论 微波与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用明显,且安全、实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