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48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107篇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牙体组织变色是牙体牙髓病中最常见的美学问题之一。同样,在固定修复中.牙齿变色也可导致最终美观效果受限.尤其是全瓷修复所受的影响更大。实际上,透过基底冠和软组织.灰暗的牙齿颜色会影响最终的修复效果。目的:评价瑞典Procera氧化铝全瓷修复体的遮色效果。方法和材料:通过对变色牙的研究进行临床评价。为每一个基牙分别制作3种不同厚度(04mm、06mm、08mm)的氧化铝基底冠:变色基牙根据天然牙本质颜色标准(Ivoclar Vivadent公司)进行分类。每种基底冠的遮色能力的评价与基牙的变色程度有关。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7颗接受Procera氧化铝全瓷修复的变色牙进行了评价。对颜色的匹配.瓷表面、边缘的色泽以及边缘的完整性等进行临床检查后,根据改良的CDA/Ryge标准做出评价。结论:Procera氧化铝全瓷系统较为可靠,对于中度及重度前牙变色的修复来说是一种优越的修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全瓷修复体材料、基牙颜色及粘接剂对CAD/CAM椅旁系统修复体色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三种CAD/CAM椅旁全瓷修复材料:IPS Empress CAD、IPS E.max CAD和Cerec Blocs.每种材料各制备出厚度为(0.8±0.02)mm的试样18片,随机分为3组,以聚四氟乙烯为模板,制作15mm×13mm×2mm的3种颜色的基牙树脂试件,分别采用2种颜色(Transparent与Bleach)的粘接剂粘接瓷片与基牙树脂,每组3片,静压2min,光照20s,使用台式分光亮度仪测量三种全瓷材料的透光度,比较粘接前后修复体的L*、a*、b*值,并计算粘接前后的色差△E.结果 不管基牙颜色或瓷片种类如何,透明色粘接剂组粘接前后的色差△E皆显著大于漂白色粘接剂组.Cerec Blocs组粘接前后的色差最大,E.max组的色差最小,而Empress则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三种全瓷材料中,Empress的透光度最佳,Cerec Blocs陶瓷材料更易受基牙颜色与粘接剂的影响.透明色粘接剂对基牙树脂与瓷贴面复合体的颜色影响大于漂白色粘接剂.  相似文献   
33.
张磊  曹琦 《中国美容医学》2013,(19):1963-1966
目的:通过对比4种树脂嵌体材料的微渗漏大小,为临床树脂嵌体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40颗离体牙按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牙合)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分别用Z350、P60、Ceramage、Solitaire 2制作嵌体后使用Adper Single Bond 2和Adper Rely X ARC进行粘结.经冷热循环500次品红染色后,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4组树脂嵌体材料轴壁和龈壁均出现微渗漏.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树脂嵌体材料之间的轴壁(F=0.131)及龈壁(F=0.385)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材料组的龈方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微渗漏深度大小来进行评价,4种树脂嵌体材料均是临床上制作树脂嵌体理想的材料;树脂嵌体与牙釉质粘结效果比牙本质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传统和微创两种全瓷修复中在美学缺陷前牙修复中的成功率和美学效果。方法:选择64例前牙美学缺陷的80例患牙,分别行传统全瓷修复(传统组)和微创全瓷修复(微创组),各32例(40颗)。采用视觉模拟评(VAS)评分评价各组的美学修复满意度,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评价各组的优秀率,比较两组修复6、12、24个月的成功率。结果:微创修复组修复后各前牙缺陷美学VAS满意度总评分均达到(9.39±0.37)分,显著高于传统组评分(P<0.05);形态、边缘着色、密合度和继发龋4个参数USPHS评级A级比例分别达到100.00%、97.50%、97.50%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24个月后牙间隙、切端缺损、畸形过小牙、牙体表面缺损、牙着色或变色缺陷修复成功率分别达到88.89%、85.71%、87.5%、77.77%和85.71%,其中牙间隙、切端缺损和畸形过小牙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结论:微创全瓷修复前牙缺陷,美容效果好,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综合效果优于传统全瓷修复。  相似文献   
35.
张莹  唐旭炎  曹颖 《安徽医药》2018,22(1):109-110
目的 研究探讨氧化锆嵌体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能否提高其黏接固位力.方法 收集完整新鲜离体磨牙10颗,统一制备嵌体洞型,CAD/CAM制作氧化锆嵌体.黏接后,测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再于嵌体近远中面制备深度0.5 mm的固位沟,二次黏接后,测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结果 对制备固位沟前(0 mm)和制备固位沟后(0.5 mm)两组嵌体脱位力值进行配对t检验(t=6.45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氧化锆嵌体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可以提高其与黏接剂之间的黏接力,增强氧化锆嵌体的固位力,减少修复体的脱落.  相似文献   
36.
陈功  唐旭炎 《安徽医药》2018,22(8):1544-1547
目的 研究采用光学印模法和普通印模法制作的全瓷嵌体与牙体组织间边缘适合性.方法 取1颗形态正常、无牙体缺损的下颌第二磨牙进行牙体预备,二次印模法取模翻制16个相同大小的超硬石膏模型代型,并将所有代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光学印模组、普通印模组两组,两组分别用光学印模法和普通印模法取模,制作16个氧化锆全瓷嵌体,然后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边缘间隙厚度进行测量,应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评价嵌体的边缘适合性.结果 光学印模组和普通印模组制作的嵌体水平间隙宽度分别为(46.25±5.04)μm和(77.52±11.71) μm,片切法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制作的嵌体边缘测试点均小于120 μm,边缘适合性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8,P=0.000).结论 全瓷嵌体的边缘适合性光学印模组明显优于普通印模组,且两种方法制作的嵌体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7.
姚玲玲  朱云  戴青  黄擎 《安徽医药》2018,39(9):1130-1133
目的 探讨IPS e.max CAD玻璃陶瓷嵌体微创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就诊的52例(66颗)牙体缺损患者,采用IPS e.max CAD玻璃陶瓷嵌体进行微创修复。观察修复体1周、6个月、12个月时的边缘适合性、固位、牙龈、颜色匹配、外形、继发龋及修复体折裂情况。结果 52例患者的66颗玻璃陶瓷嵌体修复体无一颗脱落,固位效果达100.0%,边缘适合性为93.9%,牙龈健康为95.5%,颜色匹配为93.9%,外形正确为97.0%,无继发龋为98.5%,无修复体折裂为98.5%。结论 IPS e.max CAD玻璃陶瓷嵌体微创修复牙体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索金属嵌体冠在龈距不足的磨牙保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龈距为1~3 mm的磨牙残冠患者50例,共计50颗患牙,包括男性28例28颗患牙,女性22例22颗患牙,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42岁。所有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然后进行牙体预备,利用髓腔固位,制作纯钛金属嵌体冠。于修复体粘接后1、6、12、18个月时复查,参考美国公共卫生署对牙科修复体的评价标准,观察修复体有无松动脱落、修复体或牙体有无折裂、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有无继发龋、牙龈情况、有无食物嵌塞等情况并记录。  结果  50例患者均未失访,随访1个月时各项观察指标均无异常,随访期内无牙体或修复体折裂发生,第5、9、16个月分别出现嵌体冠脱落病例。此外,6个月复查时出现1例边缘不密合、2例牙龈炎,其中1例牙龈炎伴发食物嵌塞;12个月时累计出现2例边缘不密合,其中1例边缘不密合伴发继发龋,3例牙龈炎,其中2例牙龈炎伴发食物嵌塞;18个月时累计出现3例边缘不密合,3例边缘不密合均伴发继发龋,4例牙龈炎,其中2例牙龈炎伴发食物嵌塞。  结论  金属嵌体冠在龈距不足的磨牙修复中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全瓷修复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64名牙体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患者采用全瓷修复体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的复合树脂体修复,半年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牙体颜色、咀嚼功能、牙周、邻接关系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93.77%)明显高于实验组(28.13%),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对牙体缺损的患者采用全瓷修复体修复,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0.
韦灵  黄双燕  白雪妹 《妇幼护理》2023,3(21):5233-5235
目的 分析研究嵌体粘接精准就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牙科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诊断治疗的 120 例嵌体粘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施精准就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 理满意度及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嵌体粘接患者实施精准就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得,减少不 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