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582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科学   1780篇
综合类   663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3篇
  6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5篇
  1971年   5篇
  1969年   6篇
  196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系统 ,使之对此骨折固定更加简便、坚固、应用更广泛、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一套超低角螺钉 -加压钉系统 ,在 2 4根尸体股骨干上段进行加载试验和重复载荷试验 ,然后用于 1 3 0例临床病人 ,评价其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生物力学测试表明 ,本固定系统对抗破坏载荷和耐疲劳性能优于 1 40°角钢板、麦氏鹅头钉、多枚斯氏针固定方法。临床结果表明 ,采用本系统固定的患者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 ,可用于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 ,未发生手术并发症 ,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87。 7%。结论 :超低角螺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 ,损伤小 ,合并症少 ,较其它固定物更加牢固 ,更加符合股骨粗隆部的力学特征 ,且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 ,应用更广泛 ,更适合应用于老年人及有较多合并疾病的患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同侧锁骨翻转修复肱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同侧锁骨翻转修复肱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该方法治疗6例肱骨近端骨肿瘤。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28.9岁。骨巨细胞瘤3例,软骨肉瘤、转移癌和骨纤维肉瘤术后复发各1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失访,5例随访6~40个月。1例死亡,1例移植锁骨骨折,3例骨愈合良好,2例显示锁骨增粗。结论 同侧锁骨翻转是修复肱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超声测量胎儿LL/FSTT预测胎儿体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肝脏长度与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的比值(LL/FSTT)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方法:用B型超声对400例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肝脏长度与股骨皮下组织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肝脏长度与股骨皮下组织厚度的比值和胎儿体重密切相关(r=0.901)。对正常胎儿体重、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88%、89%、86%,特异性分别是90%、92%、88%。结论:用胎儿肝脏长度与股骨皮下软组织厚度的比值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简单、准确,为临床掌握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提供可靠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4.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6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补血生骨汤加牵引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66例分型内服自拟活血通脉汤及补血生骨汤配合中药外敷腹股沟,治疗6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28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结论: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应用本术式治疗的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20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与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比较。结果18例术后随访2~24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无一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7~30d。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手术危险性不比其他内固定术大。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临床特点。通过1例股骨头颈部临关节骨囊肿诊治中发现新的病理改变,追问有髋部疼痛、跛行15年病史,关节面软骨破坏、磨损、消失,囊肿周围骨质硬化、变白,髋臼亦硬化、变白。方法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头颈部邻关节骨囊肿进行分析,手术方法行股骨头颈部肿瘤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头颈部圆形破坏5·0cm×3·4cm×3·2cm,关节间隙消失,半脱位,圆形骨质破坏内含胶冻样物并有灰白纤维组织囊壁,囊壁易剥离,厚约2mm,股骨头剖面正常骨质消失,转化为白色硬化矿化骨,髋臼骨质亦硬化、变白。结果随访8个月,病灶无复发,功能良好。结论邻关节骨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类肿瘤疾患,难于早期正确诊断;建议行MRI检查,并尽早结合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完成诊治。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带缝匠肌深层肌间隙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部位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对缝匠肌深层的肌间筋膜的血管分布和走行进行观察。1例进行摹拟手术。结果 该肌间隙行走的血管主要由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其分支一阔筋膜张肌支、髂嵴支、臀中肌支、髂前下棘支和来自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的缝匠肌节段性血管,上述血管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肌间筋膜血管网。采用缝匠肌深面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移植,髂嵴支和缝匠肌的节段性血管可保留,肌筋膜蒂的长度可以达到6—8cm。结论 以缝匠肌深层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移植可用于修复股骨颈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复位动力髁钢板固定治疗陈旧性短缩股骨髁间伴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2月~2005年10月采用动力髁钢板治疗陈旧性短缩股骨髁间伴髁上粉碎骨折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1~59岁,平均35.4岁;骨折断端短缩3~8cm,平均5cm。伤后3~8周间手术。术中使用外固定支架牵开恢复肢体长度,复位骨折,同时植骨,动力加压螺钉钢板固定。术后膝关节应屈曲30°放置,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以优良率表示。结果:随访1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现象,无断钉、断板、钢板折弯并发症,患肢短缩在0~1.5cm之内。优良率65%。结论:对陈旧性短缩股骨髁间伴髁上粉碎骨折,术中使用外固定支架复位,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动力髁钢板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
探讨股骨粗隆间及股骨颈骨折经皮双螺旋稳加压钉柱角外固定架技术的应用。针对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特点,利用柱角形外固定架对钢钉的坚强锚固作用,作者设计了经皮双螺旋加压钉柱角外固定架固定技术。经生物力学试验,用该技术固定的骨折标本平均最大抗压能力达到96.8±12.4,基本相同于鹅颈钉固定(P>0.25)。自1998年11月以来采用该技术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151例(53-96岁),有140例经过平均8个月随访,优良131例(93.6%),尚好9例(6.4%)。作者认为该技术通过柱角形外固定架建立稳定的框架结构,可有效的防止髋内翻并实现可靠固定,作为一种创伤轻微的有限手术,有其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逆行髁上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逆行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5例。结果经随访9-30个月,优良率为96%。结论逆行髁上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