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2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64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07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088篇
内科学   46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78篇
特种医学   12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549篇
综合类   7330篇
预防医学   111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327篇
  69篇
中国医学   4327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796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759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1427篇
  2013年   1458篇
  2012年   1795篇
  2011年   1932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735篇
  2008年   1598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280篇
  2005年   1314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809篇
  2001年   654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620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547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关节鼠主要是关节内的软骨因创伤、劳损破裂而产生的碎片。经关节液营养形成游离在关节腔内,随着关节的活动而运动。轻者引起疼痛,重者导致关节交锁,活动困难。国内外学者对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的关节鼠均有报道,但腰椎关节突关节鼠尚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附1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动力性固定器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固定原理、适应证和初步疗效。[方法]作者于2004年在瑞士Basel大学骨科进修学习期间,随访Dynesys治疗12个月以上的13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范围12~25个月);年龄58~78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有保守治疗难以治愈的腰痛或腰腿痛6个月以上,术前Oswestry评分50~69分,平均58分;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1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节段性不稳3例,退变性脊椎关节病3例。[结果]Oswestry评分至最后随访改善到24~53分,平均31.3分;参照Nakai标准,优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无螺钉弯曲或断裂。差者1例术后1年再次行椎管探查、改行强直性固定融合。[结论]Dynesys是治疗腰椎退变和轻度不稳的一种有效的非融合性、动力性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随着X线检查的普通应用,发现腰椎骨质增生的情况越来越多。有的老年人经常腰痛,被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便认为患了“不治之症”,担心治不好会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95.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改进后的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效果,为降低引流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将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腰穿置管引流.观察组改进穿刺手法,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依次连接输液延长管、三通及引流袋.结果 两组置管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堵管、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2.78%,对照组分别为16.67%、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改进后的腰池置管引流方法可减少引流管堵塞率、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96.
PDLLA可吸收医用膜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05年3月,对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和椎弓根内固定后,在硬膜外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良好。结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是一种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材料。  相似文献   
97.
笔者用刺血加拔罐的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
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疗效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以双段SB Charite Ⅲ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l临床结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22例L4-S1退变的病例采用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6例;年龄43~54岁,平均48岁;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1个月(平均37.4个月),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JOA评分和影像学对比。[结果]术后病例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按FRANKLE标准,JOA评分改善率1年后优12例,良7例,可3例;3年后共获得随访18例,其中优10例,良5例,可3例。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椎间活动度得到维持。15例患者返回原工作,2例变换工作,1例退休。所有病例无假体功能并发症发生,无假体松动、半脱位、下沉。[结论]在严格适应证的前提下,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可在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00.
王宝奎  邓树才  窦如明  甄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9):660-662,671,I000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方法]自1996年10月~2002年10月本组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105例,随访资料齐全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滑脱,椎间植骨融合器行椎间融合固定。62例患者中1枚融合器从后斜向前呈45°植入,24例为2枚融合器从后向前垂直植入。随访测定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有无移位、滑脱有无复发,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随访时固定椎间隙高度与近端第2椎间隙高度比值的变化。[结果]随访2~8年,平均35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本组优56例,良13例,可17例,优良率为80.23%。Ⅰ度腰椎滑脱19例术后全部解剖复位;Ⅱ度腰椎滑脱51例中5例遗留Ⅰ度滑脱;Ⅲ度腰椎滑脱16例中4例留有Ⅰ度滑脱。末次随访时使用1枚融合器或2枚融合器所固定的椎间隙高度与近端第2椎间隙高度的比值与术后2周时的比值相比有所减低,滑脱无复发。[结论]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满意,显著提高融合率,预防神经根管狭窄、神经卡压的发生,减少术后断钉和滑脱复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