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比较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病损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率,以探讨将HPV感染作为癌变预测信号的可能性,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口腔内HPV感染方面的灵敏度差异。方法: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法检测255例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样本中的HPV感染情况,样本取自12例健康口腔黏膜、211例病理诊断的病例和32例临床诊断的病例,具有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包括口腔黏膜良性病变8例、癌前病变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伴上皮单纯增生74例、OLK伴上皮异常增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 OED)42例、癌前状态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91例以及OSCC 28例。使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法检测109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包括33例OSCC 和76例OLK,76例OLK中有3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轻度OED、15例中度OED、16例重度OED。结果:OLP样本的HPV阳性率为12.12%(8/66),高于OLK (2.59%, 3/116, χ2=4.666,P =0.031)及OSCC(7.14%, 2/28, χ2=0.513,P=0.474);OSCC样本的HPV阳性率(7.14%,2/28)高于OLK(2.59%, 3/1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烟斑样本只有1例,没有参与统计学分析。ISH法检测109例口腔黏膜病损石蜡切片中16/18型及31/33型HPV DNA,仅1例OSCC样本为阳性;同时经HC Ⅱ和ISH法检测的样本中有94.6%(35/37)的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阴性;另2例分别为OSCC早期浸润和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经HC-Ⅱ检测为HPV阳性,但ISH检测结果为阴性。随访66例参与HPV检测的OLP患者,平均随访期为(36.2±10.5)个月,发现其中3人发生了癌变,HPV阳性患者癌变率为12.50%(1/8),高于HPV阴性患者癌变率3.45%(2/58),通过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结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HPV感染或检测阳性可作为预测OLK癌变的信号;患OLP的患者处于癌前状态,OLP中HPV检出率高于OLK及OSCC,提示OLP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对HPV易感,可考虑为OLP 患者常规做HPV检测,推荐使用HC-Ⅱ法,同时应对HPV阳性的OLP患者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HPV16/18蛋白表达与新疆维、汉民族头颈部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汉族和维吾尔族头颈鳞癌患者各30例癌组织中HPV16/18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汉族人群组织中HPV16/18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维族(70.0% VS 37.7%,P <0.05).维族头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与吸烟史、肿瘤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 <0.05).汉族患者表达与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维族头颈鳞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均(P<0.05).汉族患者的预后与吸烟史、淋巴结转移和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均P<0.05).[结论]HPV16/18蛋白表达与新疆维、汉民族头颈部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3.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成年妇女宫颈的常见病变,目前缺乏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以光敏剂、光源以及氧分子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治疗方法,现有大量文献报道其探索性地应用于CIN的保守治疗.目前已初步证实系统应用光敏剂的PDT对CIN有较理想的效果,而外用光敏剂的PDT疗效文献报道不一,总的不良反应均很少.PDT的疗效与光敏剂种类及浓度、用药距离照光时间、光照强度参数、PDT操作方法、疗效的评价方法等有关,其各种治疗参数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其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相关性,为HPV感染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HPV检测的1 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年龄范围为21~65岁,就诊原因主要包括生殖内分泌疾病、阴道分泌物异常、既往HPV感染、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妇科体检,记录妇科检查时肉眼观察下的宫颈外观,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分析不同年龄、就诊原因和宫颈外观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 HPV的总感染率为40%(452/1 130)。前5位最常见的HPV感染型别依次是HPV16,58,52,51和18型。在就诊患者中,60~65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达74.07%;因阴道分泌物异常就诊患者HPV感染率最高(54.57%),其次是因既往HPV感染者(50.77%)。宫颈光滑组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间HPV总感染率(39.94% vs. 40.08%)、高危型HPV感染率(33.75% vs. 34.09%)、低危型HPV感染率(4.33% vs. 3.93%)、疑似高危型HPV感染率(1.86% vs. 2.07%)、单一型别HPV感染率(28.95% vs. 28.10%)和多重型别HPV感染率(10.99% vs. 11.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无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高龄、阴道分泌物异常及既往HPV感染患者HPV筛查,及时发现HPV持续感染,针对性地予以干预,有效预防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PV 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生物学特点及良好预后,且不暴露于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其生物标记物及治疗是国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HPV疫苗在宫颈癌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免疫治疗也成为了宫颈癌治疗的新模式,尤其对于手术、放化疗效果不佳和术后转移及晚期复发的患者,免疫治疗尤为重要。免疫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治疗、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和过继细胞免疫疗法。目前,相关的免疫疗法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治疗的研究中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综述宫颈癌中的免疫治疗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从而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our study was to assess whether HPV-positive TSCC had better survival and prognosis rates, when compared to HPV-negative TSCC.

Metho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comparing HPV status in TSCC patients. TSCC was confirmed with histopathology and HPV status was confirmed with PCR,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or in-situ-hybridisation. The primary endpoints were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Results

Twenty-four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involving 1921 TSCC cases, of which 56.2% (1079) were HPV positive. O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HPV-positive compared to HPV-negative TSCC in years 1–5 (OR 2.54, P < 0.01; OR 2.93 P < 0.01; OR 2.74 P < 0.01; OR 2.20 P < 0.01, and OR 2.14 P < 0.01 respectively). Similarly, DF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HPV-positive compared to HPV-negative TSCC in years 1–3 (OR 2.86, P < 0.01; OR 2.60 P < 0.02; and OR 2.60 P < 0.01 respectively), which was attenuated in years 4 and 5 (OR 1.83, P = 0.10 and OR 1.50, P = 0.12).

Conclusion

This is the largest meta-analysis with 1921 patients, comparing non-HPV induced TSCC and HPV induced TSCC, looking at outcome and survival. HPV-positive had better OS and DFS.  相似文献   
78.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必要因素。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有HPV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临床上多数宫颈癌患者HPV检测结果为HR-HPV阳性,但有不足1%的宫颈癌患者HPV检测结果为HR-HPV阴性。与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相比,多数HR-HPV阴性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寻找HR-HPV阴性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探索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及新的治疗靶点成为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综述HR-HPV阴性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期为HR-HPV阴性宫颈癌的诊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依据。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对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转归的影响,寻求CINⅠ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12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社区医院妇产科门诊经病理学诊断为CINⅠ的妇女,并按照HR-HPV检测结果和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单纯随访组和物理治疗组,并定期随访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HR-HPV。结果:经过6,12,24个月随访发现,HR-HPV(-)组无疾病进展病例;HR-HPV(+)组累计进展4例,物理治疗组中进展1例。HR-HPV(-)组与HR-HPV(+)组比较,2组疾病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物理治疗组疾病进展率低于HR-H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HR-HPV感染导致CINⅠ进展的可能性高。结论:持续性HR-HPV感染是CINⅠ进展的高危因素,应合理选择治疗方式,CINⅠ治疗应提倡规范化、个体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分析,了解徐州地区宫颈癌HPV感染情况及HPV感染与宫颈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杂交系统对142例宫颈癌患者行HPV分型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①142例宫颈癌患者中,136例HPV阳性,HPV感染率95.78%。其中单一感染117例(86.03%),多重感染19例(13.97%),两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共检测出13种基因型:单一感染8种,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66.18%)、18(6.62%)、31(5.88%)、58(2.21%)、45(2.21%)、33(1.47%)、6(0.74%)和CP8304(0.74%)。而HPV68(2.94%)、52(2.21%)、66(1.47%)、39(0.74%)、11(0.74%)仅出现在多重感染中。HPV16总感染率为77.94%,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1)。而HPV18总感染率7.35%与HPV31、5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PV感染率在宫颈癌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临床分期间无确定关系,但随着病理分级的加重呈降低的趋势。结论:徐州地区宫颈癌患者以HPV单一感染为主,主要为HPV16,其次为HPV18、31、58;未发现多重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HPV感染不影响宫颈癌的进展及肿瘤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