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6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44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494篇
内科学   671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52篇
综合类   1917篇
预防医学   60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187篇
  4篇
中国医学   2646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74肽抗原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WR450-1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WRC,将其先转化到减毒伤寒沙门氏菌LB5000修饰后,再转化到SL3261,得到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pWRC)。pWRC在SL3261中以β-半乳糖苷酶-杂合多肽抗原C融合蛋白(GZ-C)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1.3%.Westernblot及免疫双扩散显示GZ-C可与兔抗GZ-C抗原的免疫血清发生特异反应。GZ-C识别兔抗GZ-C及鼠抗恶性疟原虫抗血清的ELISA滴度分别为1:3200及1:5120。初步结果表明SL3261(pWRC)表达的GZ-C具有抗原性。连续传代SL3261(pWRC)未见质粒pWRC丢失及对宿主有明显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2.
杞子为茄科植枸物枸杞的成熟果实,以宁夏枸杞最为有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日常广泛应用的药食两用之品,现对其日常服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嚼服枸杞子有鲜品与干品之别,一般市面上以干品居多。因其味甘甜,口感适宜,嚼服是常见的食用方法。但枸杞子作为滋补之品不能过量食用。每日用量应不超过30克。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载有枸杞子“生啖”的食用方法。相较于干品鲜枸杞子富含汁液,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防治酒精致多脏器损伤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次灌胃给予56%红星二锅头白酒(15 mL·kg-1)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将12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0.026 g·kg-1)、葛花-枳椇子(配伍)高、中、低剂量组(29.2、14.6、7.3 g·kg-1)、葛花组(19.5 g·kg-1)、枳椇子组(19.5 g·kg-1)共8个组,每组15只,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10 mL·kg-1预给相应药物3 d,从第4天开始,给药1 h后按15 mL·kg-1灌胃二锅头白酒,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去离子水,记录小鼠醉酒和醒酒时间,连续给药给酒3 d,末次给药1 h后摘眼球处死;气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P<0.01),IκBα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葛花组醉酒时间延长(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醒酒时间缩短(P<0.05),配伍高剂量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胃黏膜中ADH活性升高(P<0.05),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肉眼损伤评分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1),各给药组血清中IL-6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血清中TNF-α表达降低(P<0.05),各给药组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配伍低剂量组与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1),葛花、枳椇子组醒酒时间延长(P<0.01),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升高(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枳椇子组肉眼损伤积分增加(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1),葛花组与枳椇子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配伍中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5),葛花组醒酒时间延长(P<0.05),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5);与配伍低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5)。结论 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能起到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黏膜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且配伍高剂量组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4.
摘 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安阳 市中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的 92 例 CVA 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6 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 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 (FVC)、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FVC、 FEV1、P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气道初始阻力、基础呼吸传导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最小诱发累积剂量、阻力增加至基础值 135 % 所消耗组胺累 积剂量(PD35)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4(IL–4)、IL–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 儿 IL–4、IL–5、EOS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12 周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 19.05 %, 低于对照组的 4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在一般项目、三大常规、肝功能检查 等均处于正常范围。对照组有 3 例在初服药物时有轻度头晕表现,未处理 2 d 后消失,余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小青龙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小儿 CVA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寻人类β-珠蛋白基因5′-帽位上游新转录调控元件。方法: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及克隆3人含有人类β-基因不同5‘-帽位上游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pGL2-promoter/SB-β^RHB734、pGL2-promoter/SB-β^R AB573、pGL2-promoter/SB-β^RHfB263),分别将其导入Hela细胞中,采用β-半乳糖苷酶报告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为转移效率内对照,空白的荧光素酶基因载体为基础对照,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比较。结果 3个基因片段载体构建符合设计,其相对抑制活性分别为59.74%、80.97%、79.42%。结论 初步提示人类β-基因5‘帽位上游-2132~-1822bp片段及-1822~15559bp片段内可能存在起负调控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抑制子),而-2277bp~-2132bp片段间未检出报制子或增强子活性存在。 此初步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和阐明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孙越鹏  王梦雪  宋丹  耿磊 《中草药》2023,54(24):8077-8085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法同时检测盐沙苑子饮片中杨梅素、扁蓄苷、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沙苑子苷B、沙苑子苷A、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鼠李柠檬素、豆甾醇、胡萝卜苷、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法及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entropy weight-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EW-TOPSIS)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沙苑子苷A为内参物,建立内参物与其他12个待测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  相似文献   
107.
符静  赵锐  赵婧 《新中医》2023,55(24):36-40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加重 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痰浊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 例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痰浊壅肺 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 例。研究组因失访剔除2 例,最终纳入40 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 组均 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 评分及肺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CAT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CAT 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最大通气量、潮 气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上述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 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痰 浊壅肺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究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痰湿蕴肺证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痰湿蕴肺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统计学意义)]、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T)]、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咯痰、鼻塞、流涕)、动脉血气部分指标(PaCO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统计学意义)、运动耐量(6MWT)、SaO2、PaO...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ATG)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内注射Ⅲ型肺炎链球菌建立脑膜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ATG低(ATG-L)、中(ATG-M)、高(ATG-H)剂量组以及ATG-H+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B1(rHMGB1)组,另取正常大鼠为对照组,10只/组。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系统评分;分离大鼠脑组织,检测其病理变化、含水量、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同时检测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系统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含水量、IL-1β、IL-6、TNF-α、HMGB1、TLR4、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及TUNEL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ATG-L组、ATG-M组、ATG-H组小鼠神经系统评分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均P<0.05),脑组织含水量、IL-1β、IL-6、TNF-α水平、TUNEL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量、HMGB1、TLR4、p-NF-κB p65/NF-κB p65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ATG-H+rHMGB1组较ATG-H组神经系统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含水量、IL-1β、IL-6、TNF-α、HMGB1、TLR4、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及TUNEL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ATG可抑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大鼠神经元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明确KbvR对I型菌毛顶端蛋白编码基因fimH的调控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在kbvR基因敲除株的基础上构建kbvR与fimH基因的双敲除株,通过扫描电镜、RT-PCR、酵母凝集试验、细胞试验等方法分析在kbvR基因敲除及ΔkbvRΔfimH基因双敲除时细菌I型菌毛的形成、生物膜产生、对吞噬细胞的侵袭能力改变。结果RNA-seq及RT-PCR半定量试验显示kbvR基因敲除株中fimH基因表达增加,扫描电镜及酵母凝集试验显示kbvR基因敲除株菌毛形成能力增强。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在kbvR基因敲除株的基础上成功获得ΔkbvRΔfimH双基因敲除株。相对于kbvR基因敲除株,ΔkbvRΔfimH双基因敲除株菌毛形成降低,对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升,但生物膜形成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KbvR对肺炎克雷伯菌I型菌毛FimH蛋白合成起负调控作用,并通过对I型菌毛的合成而影响细菌的抗吞噬能力,但不参与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