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920篇
  免费   27622篇
  国内免费   20590篇
耳鼻咽喉   1913篇
儿科学   3849篇
妇产科学   3023篇
基础医学   24323篇
口腔科学   5457篇
临床医学   48508篇
内科学   44348篇
皮肤病学   3365篇
神经病学   9620篇
特种医学   89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6篇
外科学   19095篇
综合类   119667篇
预防医学   28654篇
眼科学   3355篇
药学   65940篇
  649篇
中国医学   42564篇
肿瘤学   16671篇
  2024年   4274篇
  2023年   14357篇
  2022年   12135篇
  2021年   14667篇
  2020年   13543篇
  2019年   14491篇
  2018年   7650篇
  2017年   12763篇
  2016年   13755篇
  2015年   15105篇
  2014年   21440篇
  2013年   21235篇
  2012年   27113篇
  2011年   28493篇
  2010年   26301篇
  2009年   25437篇
  2008年   25349篇
  2007年   23490篇
  2006年   21986篇
  2005年   22195篇
  2004年   18142篇
  2003年   13644篇
  2002年   9185篇
  2001年   8003篇
  2000年   6400篇
  1999年   5215篇
  1998年   4143篇
  1997年   3562篇
  1996年   3001篇
  1995年   2600篇
  1994年   2246篇
  1993年   1595篇
  1992年   1388篇
  1991年   1316篇
  1990年   1114篇
  1989年   968篇
  1988年   618篇
  1987年   456篇
  1986年   339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又称CD54)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粘附分子,属粘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存在于许多细胞表面,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细胞与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作用,此外,还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生长移行、肿瘤的转移浸润、免疫炎性反应和血管生长等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粘附、侵袭和转移的特性。研究发现,ICAM-1对于异位内膜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侵入腹膜、卵巢等起促进作用。故对近年来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 5 0 0例经尿 11项试纸检查阴性的标本 ,沉渣镜检发现尚有 6 7例阳性 ,阳性率为 13.4 %。提示尿沉渣镜检 ,不失为泌尿系统疾病检查的必要手段不应忽视及偏废  相似文献   
993.
彭石潜  张荣  杨帆  黄志明  周华 《微创医学》2004,23(2):146-147
目的研究预防性口服强的松对减轻和预防妊娠梅毒治疗中吉-海氏反应的效果.方法 35例不同孕期的梅毒孕妇在青霉素治疗前口服强的松20mg/d,连续3d.结果 35例孕妇均完成了治疗,其中2例发生吉-海氏反应,发生率为5.71%.结论预防性口服强的松可有效地减轻和预防孕妇梅毒吉-海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p19和MDM2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二的相关性。方法 本实验应用敏感而特异的免疫组化S-P法。对66例神经胶质瘤中的p19和MDM2蛋白进行检测。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19蛋白在神经胶质瘤Ⅰ级阳性率为57.89%,Ⅱ级阳性率为26.92%。Ⅲ-Ⅳ级阳性率4.76%,各级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M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Ⅰ级阳性率为5.26%。Ⅱ级阳性率为30.77%,Ⅲ-Ⅳ级阳性率66.67%,各级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9和MDM2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p19和MDM2基因可能参与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定其恶性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利用Ti:Al2O3可调谐激光器,经BBO品体倍频,获得了可调谐输出的巨脉冲激光;并利用370nm激光激发离体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组织的自体荧光实验,并作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了对结肠癌变的早期诊断的很有价值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液中 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在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中的改变。方法 :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 30例正常对照组和 2 8例各期 SL E患者的血清及尿液β2 - MG,同时测定尿蛋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 β2 - MG为 (1.9± 0 .8) mg/ L,尿液 β2 - MG为 (1.7± 1.4 ) mg/ L;SL E活动期血清 β2 - MG(4 .8± 1.2 ) mg/ L ,尿液β2 - MG为 (4 .3± 1.5 ) m g/ L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而 SL E亚临床型和稳定期其血清及尿液中β2 - 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L E早期就存在肾小管功能的损害 ,监测血及尿液中微量蛋白的水平对确定肾脏损害程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较大样本观察晕可消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病例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晕可消组)102例,对照组(维脑路通组)101例,治疗10d后行疗效评定并以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论:晕可消胶囊具有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用,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壁胶原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制备大鼠哮喘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川芎嗪及地塞米松干预。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胶原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其含量。结果模型组气道壁Ⅲ型胶原、TGF-β1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川芎嗪干预后Ⅲ型胶原、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01) TGF-β1的表达与Ⅲ型胶原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s=0.7063 P<0.001);川芎嗪大剂量干预组对TGF-β1表达和Ⅲ型胶原合成的抑制优于小剂量组(P<0.01),大剂量组作用效果接近激素组。结论 川芎嗪可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TGF-β1表达而抑制哮喘气道重建,其部分作用与激素近似。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2):1028-1029  相似文献   
1000.
112例脑动脉系统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脑动脉系统微栓子 (MES)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 112例 MES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微栓子检出率为 33.93% ,且全部见于有明显脑卒中症状者 ;脑梗死 MES检出率为35 .87%且以原发性大面积梗死为主 ;MES阳性与病程有明显相关 ,病程 <72 h易检出微栓子 ,阳性率为 4 7.72 % ;颅内血管狭窄是微栓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颈动脉异常与正常组微栓子出现率无明显差异 ,但发现本组病例中微栓子出现以左侧为主 ,与颈动脉病变部位一致率为 5 5 .5 5 % ;确定微栓子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外颈动脉 2例 ,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内颈动脉系 5例 ,来源于同时伴有颅内外血管病变 12例 ,表明颅内外动脉同时伴有病变时微栓子检出率增高 ;MES的阳性率与血液成分无相关性 ,但在血液成分异常组中血粘度增高以及血小板聚集降低 MES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脑动脉系统中监测到微栓子说明患者有活动的栓子来源 ,易发生或复发脑梗死 ,TCD能正确的监测、判断脑循环中微栓子 ,确定其发生率、性质、来源以及与疾病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