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失语是中风的常见症状之-.据有关报道,30%~40%的脑血管病患者出现构音障碍,13%的患者长期存在该状态[1].它严重影响着患者与他人的思想交流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此,我们采用自拟利言汤结合言语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52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脾主卫、主肌肉,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四肢百骸,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脏腑、筋骨、关节、肌肉失于濡养,则出现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导致脊柱相关疾病。肝主筋、主疏泄,筋柔则骨正。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骨、髓失养,骨不正、髓神变,骨错缝、筋出槽。瘀血主百病,瘀阻于脾之肌肉、肝之筋膜、肾之骨髓,导致脊柱相关组织出现青紫、肿胀、疼痛等。从脾、肝、肾、瘀及其所主的角度探讨脊柱疾病发生的机制,有助于临床从脾、肝、肾、瘀角度治疗脊柱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73.
肿瘤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炎症反应,并且炎症反应能够促进肿瘤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肿瘤炎症微环境中存在的大量炎性介质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干预肿瘤炎症微环境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对肿瘤炎症的干预能够抑制肿瘤炎症微环境中多种炎症信号通路(NF-κB、STAT3、MAPK通路)的活化,从而降低炎症水平;其次对肿瘤炎症的干预,能够抑制机体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一步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并且干预肿瘤炎症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文章将从近年来国内外对肿瘤炎症微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出发,从中药防治肿瘤以及改善肿瘤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更好地展现中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基层增厚的病变。患者经常感到上腹部隐痛、胀满、烧心、食欲不振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也是癌前病变的先兆。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廷荃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膏方又称膏滋,以补虚为主,扶正祛邪,营养脏腑,祛病纠偏,调理体质,抗衰延寿。李教授常用膏方药物有补虚药、辨证用药、胶类药以及糖类药。文章通过案例分享李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重扶正固本,调畅气机,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兼顾,寒热平调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其以反酸和烧心为典型症状,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以改善症状为主,但复发率高,远期疗效差。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马红学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且与肝、胆、脾相关。其发病多与情志、饮食因素有关。病机以肝脾不升、胆胃不降、脾气虚弱为本,湿热为标。故马老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从调畅气机、健运中州立法,兼顾清热祛湿。运用加味柴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马主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总结马红学老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愈疡止痢方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6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愈疡止痢方保留灌肠及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及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肠镜Baron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积分、血清炎性因子、肠镜Baron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6.7%(5/30)。结论:愈疡止痢方保留灌肠用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能促进肠黏膜修复愈合,改善临床主要症状,未出现不良反应,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7.
薄型子宫内膜是一种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导致的子宫内膜增长受限性疾病,对育龄期女性最大影响就是不孕。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广大育龄妇女和家庭增添了诸多困扰。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文红教授从事临床多年,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有独到见解。她认为本病与精亏血虚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精亏血虚,且临床多兼见血瘀、肝郁、脾虚等证,常伴有肾虚血瘀、肝郁脾虚。临床上,可多用月经调周法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益精补血,补肾化瘀,疏肝理脾,调和冲任法,重视月经周期疗法来调和阴阳。文章通过案例,介绍张文红教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损伤人体胃黏膜的上皮引起的内在腺体逐渐萎缩、数量逐渐减少、胃黏膜逐渐变薄的一种疾病,无或有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目前,西医主要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如抑制或中和胃酸、缓解急性胃炎的前期症状等治疗该病,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胆、脾、胃密切相关。王健教授是山西省著名的脾胃病专家,从事内科临床、科研30余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胃肠系统疾病具有独特的诊疗思路。王健教授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久病,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此病的主要病机为肝失条达、瘀血阻滞。治疗上,导师重视从肝脾论治及分期辨治,并提倡辅以健康的生活调护。  相似文献   
79.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于当今和国内外临床的皮肤科疾病,为具有代表性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也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与皮肤免疫系统等都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组织病理关系,其发病的根本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如今我国在西医治疗方面仍然缺乏先进有效的诊疗新方法,所以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历代中医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学说多为从“血热”“血瘀”“血燥”三方面分析,认为血热是导致银屑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故中医多采取清热凉血之法治疗该病。文章经探索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通过临床医案的形式从病因病机、临证验方及配伍加减探讨赵学义主任灵活运用地膏麻附细辛汤加减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对病情复发的控制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为现代中医学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提供很好的研究,从而达到疗效显著的优势,为中医防治银屑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大鼠脑组织内NOGO-A分子含量及大鼠脑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二者与RHOA/ROCK信号传导通道的联系。 方法45只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度创伤组和干预组,每组15只。中度创伤组和干预组大鼠采用击锤、撞杆自由落体原理致伤,制作TBI大鼠模型,干预组大鼠创伤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TBI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损伤区脑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A蛋白的含量,并测定NOGO-A蛋白的灰度值。 结果TBI后24 h,中度创伤组及干预组大鼠脑组织损伤区出现病理性损伤,干预组程度较中度创伤组轻。3组大鼠脑组织内NOGO-A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085,P<0.05),中度创伤组的NOGO-A蛋白含量最高,干预组次之,对照组最低。 结论TBI后24 h大鼠脑内损伤区出现细胞核、线粒体损害及细胞水肿,NOGO-A含量增加。RHOA/ROCK信号通路被阻断后能够改善TBI大鼠脑组织损伤区细胞超微结构损害以及减少NOGO-A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