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2例,以抛硬币的形式分为研究组(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各36例,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IL-1、IL-6、IL-17与TNF-α)、累积痰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治疗2个月、8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2个月与24个月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清因子改善显著,治疗2个月与8个月的转阴率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较对照组(27.7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能调节其血清细胞因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通过常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为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抗病毒治疗主要靶向产毒阶段的病毒蛋白酶系统,而对于具有潜伏感染特征的病毒无效,因此能够靶向病毒基因组的抗病毒药物将是未来对抗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策略.CRISPR/Cas9作为一种近年快速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对抗病毒潜伏感染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如HIV、人致病疱疹病毒、HBV等.此文对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逃逸突变体的产生、脱靶效应、载体安全性等问题,以期为研制有效的抗潜伏感染病毒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猩红热患者使用头孢呋新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猩红热患者,数量40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头孢呋新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猩红热患者治疗时,使用头孢呋新钠可在保证得到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有更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丽萍 《当代医学》2016,(10):111-1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二、三期矽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二、三期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为12.50%,治疗不依从发生率为1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二、三期矽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其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需要做青霉素试敏,肌注时要匀速推注不可停顿。以免药液堵塞针头。对长期注射臀部肌肉出现硬节的患者,可以每晚用热毛巾湿敷、局部按摩或红外线照射。对第一次应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要口服强的松预防发生吉海反应。肌注完毕后,用耐刺盒将注射器和针头分离,做好针刺预防。如被污染针头刺伤,立即做意外暴露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常规抗病毒治疗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患者HAMD指数影响。方法选取本溪市传染病院患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青黄冰疏肝软膏穴位贴敷3个疗程,对HAMD指数及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2例患者HAMD抑郁量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抑郁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75%。结论青黄冰疏肝软膏穴位贴敷,能够改善HAMD指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2):321-323
目的:观察贴敷红外敏感穴位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27例CHB患者设为穴位贴敷治疗组,运用红外敏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3周;另设空白对照组28例,不采取治疗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前后HBV-DNA定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贴敷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贴敷治疗组中初始HBV-DNA载量处于中低水平的患者疗效较好;3贴敷治疗组病毒载量呈次方下降的比例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红外敏感穴位中药贴敷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乙肝病毒复制量,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研究干扰素α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其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对患者采取PEG-IFNα-2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B组对患者采取IFNα(普通干扰素α)进行治疗,C组对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其预测因素给予对比.结果 治疗48周的时候,3组患者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普通干扰素α比较恩替卡韦具有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恩替卡韦较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普通干扰素α具有更高的HBV DNA转阴率.另外,24周HBeAg较基线下降在97.81%以上能够作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患者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最佳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使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58例耐多药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79例.对两组均运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强化治疗期辅助使用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治疗后定期检查的痰菌转阴率、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群计数水平.结果 调查研究结果 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定期检查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群计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使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型肺结核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