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盖诺(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应用含盖诺方案化疗的患者40例,用盖诺前予NS10ml+地塞米松3mg静推,盖诺推注完后予NS10ml+地塞米松3mg静推。PICC置管者则予以静脉滴注盖诺,无需推注地塞米松。结果观察指标:0级无疼痛;Ⅰ级局部发红,轻微疼痛;Ⅱ级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Ⅲ级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泡形成,水泡直径〈1cm;Ⅳ级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泡直径〉1cm,影响肢体功能。观察结果: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0例,发生率为12.5%。其中Ⅰ级、Ⅱ级共4例在一周内痊愈,Ⅲ级1例在2周痊愈。PICC置管者无一例发生静脉炎。结论在应用盖诺前后应用激素,对静脉炎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推荐最好采用深静脉置管或经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预防盖诺引起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82.
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方法,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方法:将压疮高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包括:(1)在床边设立明显标识。(2)有效减压。(3)在皮肤护理中应用赛肤润。(4)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5)有效的大小便管理。(6)对于I、Ⅱ期压疮的护理采用湿性愈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集束干预策略的基础上应用局麻药物局部浸润注射。结果:试验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局麻药物局部浸润注射可达到预防及治疗Ⅰ、Ⅱ期压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分型与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5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患者入院后空腹外周血中CYP2C19*2,CYP2C19*3基因分型。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2月,观察再发脑卒中的情况,并分析CYP2C19*2,CYP2C19*3基因分型与再发脑卒中关系。结果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2±1.5)个月,共7例患者失访,共20例(13.2%)患者复发缺血性脑卒中。再发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2 GG型及CYP2C19*3 GG型均低于无复发患者(P<0.05),CYP2C19*2 GA型,CYP2C19*2 AA型CYP2C19*3 GA型,CYP2C19*3AA型均高于无复发患者(P<0.05)。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YP2C19*2 GG型无复发时间长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6.759,P=0.034)。CYP2C19*3GG型无复发时间长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8.660,P=0.013)。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氯吡格雷抵抗,CYP2C19*2及CYP2C19*3基因型是再发脑卒中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2及CYP2C19*3突变型再发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5.
《中华骨科杂志》2022,(14):912-919
目的探讨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及其与外侧平台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13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 男132例、女81例;年龄29~61岁, 平均44.9岁。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 并常规行关节镜探查以发现并处理软组织损伤。术中明确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类型、位置, 将患者分为半月板损伤组和无半月板损伤组。通过测量CT上胫骨外侧平台塌陷值(lateral plateau depression, LPD)及增宽值(lateral plateau widening, LPW), 分析其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绘制相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确定LPD和LPW预测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最佳临界点。结果半月板损伤组109例, 主要表现为外侧半月板体部及后角损伤(98.2%, 107/109), LPD为(13.1±3.2) mm;无半月板损伤组104例, LPD为(9.1±3.0) mm, 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86.
徐飞雁 《当代护士》2017,(11):36-37
总结了122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经皮椎间孔镜具有微创、恢复良好等优点,治疗腰椎盘突出症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认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7.
张京晶  任洁 《上海医药》2017,(21):43-46
目的:了解我院注射用复合维生素制剂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5—2016年使用注射用复合维生素制剂病例720份,对临床各科室使用分布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复合维生素制剂临床使用排名前五的科室分别为泌尿外科、骨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和乳房科.应用该制剂病例数与该科室出院人数比值排名前五的科室依次为烧伤科、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和血液科.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无适应证用药、溶剂选择不当、给药剂量/频次不合理和配伍问题等4方面.其中无适应证用药比例最高.结论:我院注射用复合维生素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8.
颌面颈部猫抓病1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颌面颈部猫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猫抓病的诊疗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1986-01—2007-01间收治的18例颌面颈部猫抓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4—56岁,平均年龄20.2岁;发病部位:腮腺区4例(22.22%),颌下区5例(27.78%),颏下区3例(16.67%),上颈部5例(27.78%),面颊部1例(5.55%);病变淋巴结均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猫抓病。结论:猫抓病的诊断较困难,详细询问猫、狗抓伤病史和豢养史,病变淋巴结切除活检是诊治本病的关键,避免与宠物接触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89.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他克莫司(Tac)的血药浓度与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S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84例服用Tac的肾移植受者,其中男67例,女17例,收集其Tac血药浓度、SCysC和SCr数据;分别按术后时间、血药浓度分组,将浓度与SCysC、SCr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及浓度水平下血药浓度分别与SCysC、SCr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内,Tac血药浓度与SCysC、Scr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药物浓度水平组,血药浓度与SCysC、Scr亦没有显著相关性。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Tac血药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SCysC、Scr水平先是降低,术后两年又逐渐上升。结论:Tac血药浓度不影响SCysC和Scr等生化指标对于移植肾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90.
杨欣  赵伟庆  王琦  季枚 《大家健康》2016,(11):71-72
目的:观察 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108例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放疗;同时对照组(54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C)化疗措施,观察组(54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化疗,采用最新制定的 WHO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依据胸部 CT 结果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较对照组66.67%显著较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78%较对照组51.85%显著较高(P <0.05);出院1年及3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87.04%、70.37%较对照组77.78%、59.26%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腺癌患者时,PC 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