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摘 要:[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变量问卷调查表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制订结直肠癌筛查实施方案,对海宁市40~74岁目标人群开展筛查。初筛包括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大便隐血试验(FOBT)确定高危人群,其中部分应检对象采用新版问卷调查表,即在原病史问卷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腹痛、贫血、大便习惯性质改变和不明原因体重减轻4个变量。精筛即对高危人群进一步做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 海宁市2010~2012年完成流行病学问卷调查240 177人,顺应率88.25%。采用新版病史问卷调查91 997人,病史阳性率为6.99%;检出肠道病变(息肉、腺瘤、癌)2369例。病史阳性诊断肠道病变的灵敏度为47.24%,特异性为71.71%。旧版病史问卷调查148 180例,病史阳性率为5.54%,检出肠道病变4183例,病史阳性诊断肠道病变的灵敏度为38.90%,特异性为69.37%。[结论] 新版问卷调查表病史阳性率高、对肠道病变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旧版,在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时新版问卷调查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大便隐血定量检测仪和胶体金试纸用于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效果.方法 于2011年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海宁市许巷镇取9000名40 ~ 74岁调查对象,分别用大便隐血定量检测仪和胶体金试纸两种方法,按产品说明,对调查对象同一次大便用不同的采便管采两个样本进行检测.以定量检测仪测得血红蛋白浓度≥100 ng/ml,以及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带显色为隐血阳性标准.对筛选出的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对病变患者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隐血阳性率及一致性,以及结直肠癌和腺瘤的阳性预测值和人群检出率.结果 9000名对象中最终有6475(71.9%)名调查对象按要求同时送检了两份大便样品.定量检测仪和胶体金试纸阳性例数分别为319(4.9%)例和146(2.3%)例,其中双阳性患者45例(Kappa值=0.168,95% CI:0.119 ~0.217);阳性者中分别有184(57.7%)例和89(61.0%)例完成结肠镜检查.自动定量检测仪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的阳性预测值与胶体金试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动定量检测仪检出的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例数(26例,人群检出率为0.402%)大于胶体金试纸法检出例数(10例,人群检出率为0.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1,P<0.01).结论 大便隐血定量检测仪用于筛检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效果可能优于胶体金试纸,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分析2009—2020年海宁市居民上消化道癌(胃癌、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 [方法] 收集海宁市肿瘤登记地区2009—2020年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信息,并用Excel 2010和Joinpoint软件分析计算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例数、粗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 2009—2020年海宁市上消化道癌新发病例共计2 859例,男女性别比为2.12∶1;上消化道癌死亡病例共计2 041例,男女性别比为2.16∶1。2009—2020年间,上消化道癌粗发病率从2009年的29.67/10万逐渐升至2020年的34.99/10万,粗死亡率从2009年的24.77/10万逐渐降至2020年的19.12/10万。2009—2020年海宁市上消化道癌中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1.66%,95%CI:-2.89%~-0.41%,P<0.05),其中男性上消化道癌中标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APC为-2.24%(95%CI:-3.40%~ -1.06%,P<0.05)。2009—2020年海宁市上消化道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5.35%,95%CI:-6.87%~-3.79%,P<0.05),其中男性和女性上消化道癌中标死亡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5.73%(95%CI:-7.82%~-3.60%)和-4.93%(95%CI:-8.17%~-1.57%),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海宁市2009—2020年上消化道癌年龄别发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0~34岁处于较低水平,在80~84岁组或85岁及以上组到达高峰。上消化道癌年龄别死亡率增长情况与发病率类似,在0~44岁期间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增长急剧,在80~84岁组或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结论] 2009—2020年间海宁市居民上消化道癌发病和死亡有下降趋势,男性和中老年群体是上消化道癌防治的重点人群。上消化道癌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浙江海宁市和嘉善县是我国最早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的地区,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持续40余年。由此,海宁和嘉善也成为我国最早一批的"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40年间,得益于郑树教授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以及全体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结直肠癌筛查工作从不被理解、困难重重,到广泛接受、造福大众。如今,海宁和嘉善的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推动我国结直肠癌防控事业进步的先锋力量,在国内外均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郑树教授及其团队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并推广至全国范围使用,对我国的结直肠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我国的结直肠癌防控之路依旧艰辛,我们将继续发挥现有的优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5.
海宁市1977—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海宁市1977—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订甲状腺癌预防控制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海宁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标化率采用1990年全国人口构成标准计算。结果1977—2010年,海宁市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标化率为1.14/10万。男女性比值为1:2.93,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比男性高近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10,P〈0.01)。平均发病年龄为47.2岁;近两年甲状腺癌发病率骤增,2000—2010年全市甲状腺癌发病率为3.28/10万,与1977—1988年的0.34/10万相比,上升了近10倍。结论海宁市甲状腺癌发病率近两年呈急剧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朱云峰  陈晓飞 《中国肿瘤》2022,31(9):723-727
摘 要:[目的] 比较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与粪便隐血试验用于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效果,为今后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及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海宁市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为平台,于2021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宁市袁花镇3 000名40~74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将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纳入现有筛查路径,初筛包括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粪便隐血试验和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其中任一项阳性动员电子结肠镜检查,以结肠镜+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定筛查结果。[结果] 共有2 664名对象完成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并按要求同时送检了两份大便样品,其中男性1 303名,女性1 361名。单项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为232例(8.71%),阳性者中116例(50.00%)完成肠镜检查;单项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为243例(9.12%),阳性者中126例(51.85%)完成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和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双阳性51例(Kappa=0.077,P=0.614),双阳性者中28例(54.90%)完成结肠镜检查,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2, P=0.798)。在单阳性组中,粪便隐血检测的肠道病变检出率50.79%(64/126),低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肠道病变检出率51.72%(60/116),其中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12.93%(15/116),高于粪便隐血试验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8.73%,11/116)(P<0.001)。在双阳性组中,粪便隐血试验联合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肠道病变检出率53.57%(15/28),其中进展期肿瘤检出率25.00%(7/28),高于单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24, P=0.388)。[结论]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进展期肿瘤病变检出率高于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联合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有助于提高肠道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