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成年人脂肪肝的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120例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常州地区,在我院体检的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生化检验、腹部彩色B超等,统计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20例成人中,共筛查出脂肪肝患者449例,脂肪肝的检出率是21.2%;按年龄分层后,中年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8.6%,明显高于中年以下人群(15.1%)和老年人群(13.5%),与502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中年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脂肪肝的发生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邢艳会  王文生 《中外医疗》2009,28(11):141-14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差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健康教育。2组患者连续观察4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大幅了解,并能相应应用于自己的康复治疗中,很好的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促进患者改善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自身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3.
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洪 《海南医学》2009,20(9):18-2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在我院体检的2517例人员进行病史询问,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的测量,根据空腹血糖值分为空腹血糖正常(NFG)组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26.6%。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IFG患病率高于女性。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具有两项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对危险度是NFG组的2.232倍(P=0.000,95%CI1.852—2.689)。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BMI、年龄、DBP、TG、糖尿病家族史。结论IFG患者已开始使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且他们的发病率与年龄、超重肥胖、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家族史相关。  相似文献   
64.
"金钥匙"服务理念来自于宾馆服务,倡导便捷、满意加惊喜的服务理念,是一种全新的为客人提供尽善尽美的个性化服务.我院从2003年初开始将"金钥匙"服务理念运用于护理工作中,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受广大疗养员的赞赏.现就该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65.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说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年轻人对待冠心病不能正确地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体检中将胸苷激酶(TK1)检测结果纳入其中对于疾病的诊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25例健康人群以及10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25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1018例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体检结果中胸苷激酶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健康人群中胸苷激酶阳性11例,阳性率为1.07%,观察组患者中胸苷激酶阳性254例,阳性率为24.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恶性肿瘤患者的胸苷激酶阳性率为63.46%;良肿瘤患者的胸苷激酶阳性率为34.13%,炎症以及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胸苷激酶阳性率为18.99%,其他疾病患者中胸苷激酶阳性率为13.81%。结论在医院的健康体检中将胸苷激酶的阳性率作为评价指标纳入检测后对于体检人群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存在恶性肿瘤的患者,其胸苷激酶的阳性率与健康人群相比差异极显著,与其他疾病的人群相比差异也显著,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郭战谨 《求医问药》2014,(16):100-101
目的:探讨分析对疗养院疗养人员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疗养人员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0例)和实验组(110例),为对照组疗养人员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疗养人员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疗养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疗养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110例疗养人员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疗养人员有100例,对护理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的疗养人员有8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一般满意的疗养人员有2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疗养人员有0例,满意度为98.18%;在对照组110例疗养人员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疗养人员有65例,对护理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的疗养人员有30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一般满意的疗养人员有15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疗养人员有0例,满意度为86.36%。实验组疗养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疗养人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疗养院疗养人员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正>内脏脂肪过度增加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子,心前脂肪层是聚集在心膜外内脏型脂肪,可以直接反映内脏脂肪总体情况[1]。估测内脏脂肪量最可信、最准确的方法[2]一直被认为是CT、磁共振成像(MRI),但是CT、MRI价格昂贵,临床研究中成本较大,在CT检查中又需要照射大量X射线,对健康体检人员无益,MRI检查时间较慢,难以推广。超声可以替代  相似文献   
69.
<正>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约占全部纵隔肿瘤14%25%,其中90%位于脊柱旁沟区,少部分肿瘤偏前。由于肿瘤正位位于纵隔后方,侧位片与脊柱重叠,因而很容易漏诊。笔者随访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之间16例病理证实为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病例及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的病例,分析漏诊的原因,以便引起重视,提高胸部X线片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之间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在短期疗养中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51例高血压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运用自然疗法,观察疗养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疗养后疗养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疗养前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自然疗法对高血压疗养员具有较好的辅助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