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21.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分为两组,非感染组45例,感染组63例;分别对两组新生患儿治疗前血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所表现出的特异性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使用在诊断中的特异性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独检测。结论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更早期、更灵敏、更准确地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探讨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报道1例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以“副脊索瘤”以及“复发”或“转移”或“恶性”为检索词,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并转移患者的资料。结果 该例为左外踝副脊索瘤男性患者,因左外踝外伤后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而就诊,常规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遂接受肿块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化)确诊为左外踝副脊索瘤。患者术后出现多次复发并广泛转移,先后接受了左小腿截肢及左半骨盆离断手术。复发及转移病灶对化学治疗不敏感,选用冷冻治疗+肿块内放射性粒子植入微创治疗曾获一定疗效,但总体疗效差,终因呼吸衰竭死亡,生存期59+个月。检索文献后收集到已被报道的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并转移的病例6例,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变的病例3例,均经病理活检(或加免疫组化)确诊,以局部扩大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或放射治疗,出现转移的患者中2例死亡。结论 尽管副脊索瘤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但其仍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因此术后要密切随访并注意肿瘤是否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对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应定期行多器官系统检查以密切监测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23.
背景踝臂指数(ABI)可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心率变异性(HRV)降低与冠心病(CHD)的进展有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但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Lp-PLA2与CHD患者ABI、HRV的相关性,并分析Lp-PLA2对CHD患者ABI及HRV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非CHD患者292例作为A组,同期确诊的CHD患者389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脂指标及ABI、HRV;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偏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Lp-PLA2对CHD患者ABI及HRV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 (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年龄、有2型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同型半胱氨酸(Hcy)、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 (a)]高于A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 (Apo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BI及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于A组(P<0.05)。(2) Lp-PLA2未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BI与CHD (r=-0.147)、Hcy (r=-0.082)呈负相关,与BMI (r=0.119)、SDNN (r=0.157)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I与CHD (β=-0.50)和Hcy (β=-0.01)呈负相关,与BMI (β=0.004)和SDNN (β=0.001)呈正相关(P<0.05)。(3)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DNN与Lp-PLA2 (r=-0.098)、hs-CRP (r=-0.123)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NN与CHD患者LP-PLA2 (β=-0.040)、hs-CRP (β=-4.388)负相关,与ABI (β=43.301)呈正相关(P<0.05)。(4)ROC曲线显示,Lp-PLA2预测CHD患者ABI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83[95%CI(0.480,0.687)],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38;Lp-PLA2预测CHD患者SDNN异常的AUC为0.656[95%CI(0.600,0.712)],灵敏度为0.76,特异度为0.48。结论 CHD患者Lp-PLA2升高,ABI、HRV降低;Lp-PLA2与CHD患者HRV呈负相关且对CHD患者HRV异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其与CHD患者ABI无关,而ABI与CHD患者HR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
众所周知,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以下简称房颤)是持续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同时是一种高患病率、易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的心律失常。我国关于房颤的记载最早要追溯到4000年前的《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广东粤北地区人群中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10例散发冠心病患者及180例对照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并研究它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在冠心病组分布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F2A基因11号外显子存在CAG重复序列多态性,重复序列4~11个不等,各等位基因的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发现21个碱基缺失的基因突变。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只有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不是粤北地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4例,住院期间未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A组(n=46),住院期间第5~7天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B组(n=48);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使用电化学发光测量不同时间NT-proBNP水平,同时测量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B两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较C组明显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在45 d及6个月时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NT-proBNP水平在45 d及6个月时与A组相比进一步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测量值则进一步改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后NT-pro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后续的择期PCI治疗能进一步降低NT-proBNP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抵抗相关microRNA差异表达谱的建立。方法:选取10例初次治疗鼻咽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的放疗前的血浆标本,收集患者放疗前以及放疗3个月后鼻咽部MR图像并量化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并测定放疗敏感及抗拒患者血浆中microRNA差异。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miRNA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筛选能够预测放疗敏感性的血浆microRNA标记物。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差异表达microRNA192个,在这192个microRNA中,上调有107个,下调有8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明显差异的microRNA有50个,Fold-Change>1.00(P<0.05)。14个下调的microRNA所对应的靶基因富集在4条信号传导通路:肿瘤相关通路,嘌呤代谢途径,Wnt信号通路以及轴突导向通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调的microRNA没有较为显著富集的传导通路。结论:通过对放疗敏感和抗拒鼻咽癌患者血浆中miRNA的表达谱进行比较研究,经过筛选、验证,确定放疗敏感相关差异血浆miRNA,为鼻咽癌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正>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的全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效,用于治疗肠炎、痢疾、尿路感染、无名肿痛等[1,2]。印度学者Thyagarajan等[3]报告叶下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使59%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转阴,引起了国内外很大的关注。研究表明,叶下珠中分离的多酚  相似文献   
30.
刘树锋  张北平  王海  谭校 《北方药学》2014,(6):91+13-91,13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试验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出现肝功能异常、腹泻及月经推迟的患者数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提升了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