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蓬子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4,4'-o-二-β-D-吡喃葡萄苷(1),表松脂醇(2),右旋杜仲树脂酚(3),异鼠李素(4),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苷(5),香叶木素(6),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异槲皮苷(8),熊果酸(9),熊果醛(10),茜草萜酸(11).结论:化合物1~5,9~11为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在本科教育过程中,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中生物化学实验是主要部分。由于其内容繁多、复杂、抽象难懂,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O_9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针对沙门氏菌O9抗原单克隆抗体 3- 4 7- 0和胶体金标记亲和纯化的羊抗鼠IgG ,建立一种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 ,快速检测沙门氏菌O9抗原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DIGFA)。方法与结果 以沙门氏菌点膜 ,加入单抗 3- 4 7- 0 ,洗涤后再加入胶体金标记的羊抗鼠IgG ,阳性结果呈红色圆点 ,阴性结果无颜色 ,整个检测过程仅需 10min。肠炎沙门氏菌标准菌株测定该方法灵敏度为 6× 10 4CFU/点。该方法可检测所有已知含O9抗原的沙门氏菌 ,而不与其它沙门氏菌、肠杆菌科其他细菌和常见革兰氏阳性细菌反应。人工感染样品经前增菌和选择性增菌处理后即可进行瞬时检测。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检测沙门氏菌O9抗原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在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结核病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卡介苗(BCG)的使用 ,结核病的发病率比过去有所下降 ,但是近年来由于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导致的免疫抑制 ,耐药菌株的出现 ,以及吸毒、酗酒、贫困、国际旅游、难民迁移等多种原因 ,该病的发病率又渐呈上升趋势。牛结核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 ,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可以通过吸入含菌气溶胶或食用受污染的乳制品而从牛传染到人〔1〕,其传播和流行影响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在西方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牛群的结…  相似文献   
15.
黄芪培养系统的建立及皂苷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月花  吴晓霞  夏铭 《中草药》2001,32(5):464-465
概述国内外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黄芪的次生代谢物黄芪皂苷和黄芪培养系统的一些基础研究及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为主要材料,制备壳聚糖微囊。微囊直径在0.5-0.8mm间,微囊在pH4-11的缓冲液中稳定,能耐受3000r/min离心30min以上。用牛血清白和蛋白γ-球蛋白测其通透性,表明随着微囊所在溶液pH的升高,微囊通透性降低。壳聚糖的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对微囊通透性几乎无影响而脱乙酰度对通透笥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冯思念  王瑞  顾雯  佘冰雨  王幼平  冯立国  张顺仓 《中草药》2019,50(21):5313-5318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白光、红光和蓝光对丹参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分别利用4个光照强度的白光、红光和蓝光处理丹参植株,测定各处理组中丹参侧根数、侧根直径等根系形态学指标和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在选定的光强范围内,不同的光质对丹参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影响不同。100、200 μmol/(m2·s)的红光可以促进侧根的发生,200、300 μmol/(m2·s)的蓝光则可显著提高根生物量。不同成分的积累对光质和光强的响应不同,丹参酮类成分的合成积累较酚酸类成分对光响应更为敏感。结论 光对丹参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具有双重的调控作用,合理地利用光质和光强是提高丹参药材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直接ELISA和PCR相结合快速检测样品中的沙门氏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通过样品试验,得到优化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方法 在单抗直接ELISA和PCR法检测沙门氏菌的基础上,将PCR法和单抗直接ELISA两种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直接ELISA方法结合PCR方法对城区141份水样、2002年春季饮食行业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1426份人粪便样品,并与常规国标方法对比,直接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100%和97.2%,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通过对鲜牛奶样、龙虾、虾仁、熟食制品、水样、人粪样测试,最终确定较优化的沙门氏菌检测程序。结论 PCR法的敏感性优于直接ELISA法。对大量样品采用直接ELISA筛检,除去大量阴性样品,阳性样品用PCR法作进一步鉴定;需要确定血清型时则用国标方法。  相似文献   
19.
LOS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ELISPOT法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动态测定卡他性莫拉氏菌 (Moraxellacatarrhalis,M .cat)脱毒脂寡糖 (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诱导的抗体分泌细胞的应答状态。方法 :以M .cat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检测免疫小鼠不同免疫诱导部位和免疫效应部位 ,包括 :鼻相关淋巴组织 (NALT)、脾脏、颈部淋巴结、鼻内容物、肺脏和派伊尔氏结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并同时测定血清、鼻冲洗液、肺泡灌洗液、唾液及粪便提取液中特异性IgA、IgG和IgM的水平。结果 :M .cat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免疫小鼠的NALT、脾脏、颈部淋巴结、鼻内容物、肺脏和派伊尔氏结中 ,均测出分泌LOS特异抗体的抗体分泌细胞 ,以鼻内容物中IgA分泌细胞的数目最多 ,其次是在NALT和肺脏中 ,这与特异性抗体测定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M .catdLOS蛋白质结合疫苗经滴鼻免疫 ,能刺激产生LOS特异的黏膜和全身抗体分泌细胞的应答。ELISPOT试验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 ,为动态分析单个抗体分泌细胞应答规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actA基因的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遗传谱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的aaA基因3’末端核苷酸序列作为其遗传谱系分析的可能性,及中国与美国的Lm分离株遗传进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40株分离自食品、污水及临床患者的菌株aaA基因3’末端597bp的核苷酸序列,所获得的DNA序列用于Lm遗传谱系的建立并将其分为不同的aaA基因型;比较中国Lm分离株与美国分离株aaA基因型与遗传谱系的差异。结果 40株Lm中国分离株可分为两个遗传谱系(谱系Ⅰ和谱系Ⅱ),其中谱系Ⅰ包括14株,谱系Ⅱ包括26株。26株谱系Ⅱ的菌株又可被分为两个亚群(ⅡA和ⅡB)。与15株已发表的美国分离株序列比较发现中国分离株与美国分离株的谱系相一致,在40株中国分离株中有14个aaA基因型,其中有2个与美国分离株的aaA基因型相同。结论 aaA基因3’末端核苷酸序列适合于Lm的谱系分析,且中国分离株与美国分离株具有较大的相似性,Lm的克隆组群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