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篇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目的]观察视神经胶质瘤(optic pathway glioma,OPG)术后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 1年9月收治的75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视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患者(治疗组)在外科手术治疗后给予替莫唑胺化疗,对照组12例患者未服用替莫唑胺.随访6~24个月.[结果]替莫唑胺化疗的有效率为84.1%,患者平均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4±4.5个月.TMZ治疗组无一例肿瘤患者复发,而对照组2例视神经胶质瘤复发,治疗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34,P<0.05).两组患者脑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视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效果明显,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41.67%,癌变控制率为7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35.42%,癌变控制率为5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毒副反应较少,均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肝肾毒性及神经毒性;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咳嗽、皮疹,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完全消失;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协同提高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无严重的毒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昏迷病人安置胃管时因各种因素导致成功率很低,一次性成功率更低。通过全员参与品管圈质量管理,纠正昏迷病人安置胃管时的不良因素,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体现了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分析工具,查找失败因素,全员参与质量分析,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技术培训。结果昏迷病人安置胃管成功率从78%提高到了90%。结论品管圈活动大大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减轻病人痛苦,满足病人需要,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4.
李卫峰   《四川医学》2018,39(4):447-44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病理科的子宫内膜刮宫活检标本158例,采取HE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病理特点。结果 158例刮宫活检标本中有136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1例为浆液性癌,另有10例透明细胞癌,1例癌肉瘤。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特点主要是子宫内膜腺体极性丧失,细胞核变化显著,核仁突出,内部染色质明显变粗,也有部分呈现为空泡状;间质被肉芽组织或是新生的纤维组织取代。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应注意各类子宫内膜癌的区分及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  相似文献   
85.
郑劼  高志勇  王宇  田昀   《四川医学》2018,39(1):32-34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羟考酮与芬太尼对清醒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与芬太尼组(F组),观察患者环甲膜穿刺前后心率、MAP、SPO2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羟考酮组心率、MAP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小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比等效剂量的芬太尼能更好的维持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为更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术前经内镜下胆道穿刺引流(EBD)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的效果。方法:将2013 年1 月1 日—2018 年12 月31 日于我院就诊的112 例HCCA 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行PTBD 引流65 例,EBD 引流47 例。比较两种引流的效果、并发症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引流前血清胆红素峰值水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一般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 例PTBD 组有39 例(60%) 首次插管引流成功引流,47 例EBD 组有27 例(57.4%) 首次插管引流成功引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BD 组引流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3.1%,25/47) 高于PTBD 组(24.6%,1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4,P =0.019)。PTBD 组较EBD 组有更好的平均减黄疗效(t =3.264,P =0.001)。PTBD 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流管脱落,其次是胆管炎和引流管堵塞。而EBD 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管炎,其次是胰腺炎和出血。EBD 组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PTBD 组(P < 0.05)。两组间引流管脱落、堵塞、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TBD 组总体复发率为58.4%(38/65);低于EBD 组70.2%(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52, 95% CI :0.267~0.766, P =0.003)。PTBD 组5 年总体生存率为30.7%,与EBD 组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75, 95% CI :0.617~1.540, P =0.914)。结论:HCCA 患者术前行EBD 与PTBD 胆道引流均可取得理想疗效,但PTBD 引流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比EBD 更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但PTBD 具有肿瘤沿窦道种植转移的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87.
贺平  李成杰 《华西医学》2010,(10):1831-1832
目的评价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10月,对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并结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17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溶解,11例部分溶解。结论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对7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伴腺样体肥大和(或)扁桃体肥大患儿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发生早晚期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因素。方法:对在本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症进患者232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年,从病理基础和自身抗体等方面对比观察131I治疗对早晚发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影响及预后。结果:抗体阳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微粒体抗体中1项阳性,该病例记为阳性)占所有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73.68%,与抗体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6例,占84.2%(16/19),而在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占82.3%(28/34),在早发或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一般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更容易发生早发和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90.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指妊娠过程中发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由于甲减可能危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流产和早产率,因此避免孕妇及胎儿甲状腺功能降低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妊娠合并甲亢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胎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应变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在怀孕期间不选择同位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